第135章 马三保回来(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但必须慢慢的推行,为后面土官所潜在的威胁,提前做好准备。
不解决掉西南问题的话,西南地区常年内斗,对百姓们不利,对朝廷也不利。
”杨荣点头说:“臣明白了,那么这段时间,我们几个就对于这改土归流的方案,进行讨论,给出一个计划,先慢慢的实行起来。
”朱允?说:“这个问题不必着急,改土归流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就可以实行的。
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
如果想要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恐怕除了动用大量的兵马过去镇压之外,别无他法。
”杨士奇点头说:“不错,这改土归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一个慢慢渗透的过程,是一场持久战呀。
”朱允?起身,将双手背在身后,对三杨说道:“总之接下来你们的工作重点,就是两个。
一就是要求地方尽快落实贫困户的统计,和对贫困户优待的政策。
另外就是将改土归流,具体流程先定下来。
”三杨急忙拱手称是!朱允?则是满意的转身,离开了。
距离新年只有两天了,朝廷的事务非常的多,据说这一次周边的一些小的国家,还会派出重要的人来朝拜大明天子。
朱允?是没有见识过古代过年到底有多热闹,所以这一次他也挺开心,看着皇宫里面到处都挂上了红色的灯笼,布置的非常的喜庆,他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并且将赵青竹接到了皇宫,住了两天,在皇宫里四处游玩。
然而就在第三天的早上,杨士奇急匆匆的跑到了东宫,在朱允?还在睡觉的时候,便不顾形象和礼仪直接冲到门外,一个劲的敲门说道:“太孙殿下,好消息。
”朱允?被吵醒之后起身披了一件厚厚的披风,这才开门,说:“什么好消息啊,一大早的就过来敲我的门,就不能让我好好的休息一下?”杨士奇一脸激动之色说:“马三保回来了。
”朱允?眼睛一瞪,盯着杨士奇说:“回来了?在哪里?”杨士奇:“据南边沿海县城的县令写奏折说,昨天早上马三保的船队靠近了海边,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已经向着南京这边来了。
而且,奏折上说,找到了要找的两样东西,而且还带来了一些海外国家派到大明来的使臣,队伍浩浩荡荡。
”朱允?眼睛都亮了,他不在乎其他的,只在乎找到了他想要的那两样东西。
那两样东西自然就是红薯与土豆种子。
这一刻的朱允?,直接抬头哈哈大笑了一阵,旋即对杨士奇说道:“从此以后,我大明的百姓再也不怕没有食物吃了。
”杨士奇虽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土豆和红薯,究竟是否真的如朱允?所说的那样,能解决百姓们吃饭的问题。
但看到朱允?这么高兴,他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朱允?又问:“按照他们的路程,什么时候能到南京?”杨士奇说:“由于带回来的种子很多,所以路上会比较慢。
最快也需要四五天的时间,刚好在大年三十的那一天可以到达南京。
”朱允?说:“好,这个新年就单为马三保庆功,他是我大明的功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