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高深莫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赵青竹不知道朱允?是怎么想的,只感觉这件事情有蹊跷。

可是现在看来太孙殿下似乎有别的想法?“殿下,我们一起去看看?”朱允?点点头,跨步向着水牢走去。

水牢里面黑漆漆的一片,只有其中一汪水有响动的声音。

“朱允?,我要杀了你!”听到那女人这样叫嚣朱允?脸上露出了有些阴恻的笑容。

“你是谁派来的?”女人狠狠的瞪着他,眼神中满是杀意。

“没有人派我来,杀你全是我的本意!”朱允?想不通,自己和面前的这个女人无冤无仇,为何她如此恨自己?赵青竹伸手放入水中,突然像是摸到了一个奇怪的物品。

女人瞬间变得有些惊慌。

“朱允?,你就是个乌龟王八蛋!”朱允?微微一笑。

“其实就算你不说我也能猜出来你是谁!”女人抬头看想朱允?,他和传说中的太孙一点也不一样。

面前的男人睿智精明,脸上永远挂着深不可测的表情,纵然自己观人无数也无法看清楚这背后的情绪。

朱允?将自己的手指放在女人的手上,谁也没看清朱允?写的是什么字。

“什么?你!”“没错,事情我都已经知道了,包括你们的目的,但是我不会说!”“朱允?,你为何要这样?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还不如给我一个痛快!”“你有没有想过你怎么会被我发现?”女人低头略微沉思,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细节,突然抬起了头!“你是说他们是故意的?”“这件事你做成了也是死,做不成只会死的更惨,其中的事情你仔细品味!”说话间朱允?已经站起身,拍一拍身上的水珠。

“有些事情只要做过就一定有痕迹,就好比我来到水边衣角和鞋子就会有水渍一般!”女人没想到朱允?会将事情看的如此通透!“朱允?,下辈子,下下辈子,我还会来杀了你!”朱允?微微点头,转身离开了。

赵青竹不知道这两个人究竟交流了什么事情,只知道朱允?走后,那女人竟然咬舌自尽了!女人的死虽然让人颇感意外却在朱允?的意料之中,她就算得手了也要死。

这就是她的命,不会有任何一个人,会出面成为他的靠山!这个消息很快就传进去朱元璋的耳朵。

这其中的门道朱元璋一眼就看破了,不过看破不说破一向是他的习惯。

一个高高在上的王者,坐在自己的位置看这些人演戏,也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既然刺客已经死了,那这件事无从查证,朱元璋和满朝文武都希望继续追查。

可是朱允?却有要作罢的意思。

这太孙可没有陛下那杀伐果断的性格,众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这时候更是印证了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了解太孙的性格,这小子肯定是有更好的方法。

老太监给朱元璋整理朝服,却听到陛下悠悠开口。

“咱总觉得这件事有蹊跷,不过太孙都不追究了,我也不必要抓着不放!”老太监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你跟了咱这么多年,咱的心思你肯定能懂!”“陛下,殿下岁数还小能做到这般已数不易!”朱元璋点点头,跨步走出了内殿。

“是时候锻炼锻炼他了,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要让他知道!”老太监在后面紧追了两步这才跟上朱元璋的步伐。

“陛下所言极是,要不要先听听太孙的想法?”老太监小心翼翼的问道。

要知道现在这件事就好似一个定时炸弹,对于王室来说,储君是最不能说的禁忌!只是朱元璋却并没有回答太监的话,太监便也知道自己多嘴了,立马闭嘴不说话了。

来到大殿之上,朱元璋看着满朝的文武。

“太孙遇到刺客的事情相信众位都知道了,你们觉得这件事应该如何调查?”一时间,刺杀太孙的刺客咬舌自尽,可是太孙却不打算追究下去刨根问底,又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陛下,此事重大,刺杀储君,不可不察啊!!”“是呀陛下,这女子身份可疑,虽然死了,可也得查下去!”朱元璋紧皱眉头盯着这些人,难道在他们眼中,朱允?真是是个糊涂蠢笨之人?再看这满朝文武百官,真正想着大明的又有多少?平日里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要兴风作浪。

真真到了捐银子时就开始哭穷,一直说自己没有,可是那天酒楼开业却由着自己的子孙买那么贵的酒水。

要说这些人不贪?打死朱元璋他都不信!“行了,这件事稍后再议!我们还是说说倭寇之事,现在倭寇横行,东广那边已经来了好几次奏折。

”“依臣看开,倭寇一日不灭我们也将永无宁日!”“我也支持打,毕竟东岛刚刚来丢了颜面,现在没准是让那些倭寇故意制造混乱的!”“陛下,臣附议!”朱元璋满意的很,他用手扶着自己的胡子,过了半响才说话。

“很好,那我们就来说说军费的事情,现如今大明的国库已经匮乏,想要攻打倭寇还需要众臣的帮衬!”一听到朱元璋这么说,大家都把头低下,竟无一人响应?朱元璋的脸色又沉了几分。

“咱真看不惯你们这样,一说到正经事就都没了声响,到底捐不捐?”看到朱元璋是真的动了怒,众大臣这才随声应和。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皇帝让捐多少钱,就从苛捐杂税里往外扣呗,反正这些当官的,总有办法把自己付出的,想办法填上。

反正最后遭殃的都是百姓,他们才无所谓呢!朱元璋如此精明,怎么会看不出来他们的想法?“还有我们要减免苛捐杂税,不然百姓总会有怨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比谁都懂!”自己要不是真的被逼到那个份上,他是肯定不会造反的。

现在的苛捐杂税本就沉重,再看看这些个东西家产万贯的样子,估摸着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

“陛下,苛捐杂税减不得呀!”“臣附议!”“你们的意思是咱错了?”众臣纷纷跪倒,不敢再抬头。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