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sp; 姜皎胡乱摇头,发丝都有些凌乱,“当我没问,也当我什么都没说。”

    起身后让榴萼帮她换上新得心衣与寝衣,姜皎这才沉沉睡去。

    只是这一沉睡,不想竟然就起了高热。

    周氏坐在前厅,看院中仆妇婢女匆忙端水进出,又不耐催促,“且去看看,怎得大夫还没来,如此长的时间,难不成是在府中迷路不成。”

    女使赶忙出去,生怕晚一步。

    周氏重重叹口气,又进到房中。

    金钩上挂着帘帐,房中小炉熄掉,但地龙还在烧着。

    周氏拿起一块湿透的帕子,慢慢压在姜皎的面上,吸去汗珠。

    见她面色潮红软塌塌睡在榻上,心头也焦躁的紧。

    “你家姑娘,昨夜可是怎得受了风寒?”

    榴萼一听,连忙跪在,“昨夜奴婢不慎将茶水打翻,想来是不小心洒在姑娘的身上,这才使得姑娘起了寒凉。”

    周氏将帕子放回铜盆中,挥挥手,一旁的女使就端下去换盆新得。

    “你在你家姑娘身边也不算太短,竟还会犯这样的错,念着你自小就在姑娘身边,罚你三个月的俸禄,其余人,照顾姑娘不周,皆罚一月俸禄。”

    周氏的话威严,无人敢反驳。

    领头女使都被罚三月,她们下头的女使,只罚一月,算是轻的。

    话音才落下,婢女就急匆匆的带着大夫进来。

    周氏连忙让出位置,“烦请大夫瞧瞧,我家二姑娘是怎得了。”

    大夫将药箱打开,手摸上姜皎的脉象。

    一刻后,取走丝帕,站起身恭敬道:“二姑娘想来是有些受寒,加上近些时日气血攻心,两相结合,才会起高热,不妨事,老朽开个方子,按此方子喝,三日就好。”

    周氏闻言,才放下心来。

    她身边的妈妈笑脸对着大夫说:“先生请和我来这边开方子,顺道吃盏茶再走。”

    大夫摆手,“好说好说。”

    周氏看眼姜皎泛着红晕的小脸,虽语气软和一些,却仍旧是严厉,“照顾好你们姑娘。”

    榴萼在一旁伺候着姜皎,不知她究竟是因昨夜的梦,还是当真受凉。

    轻叹一口气,想起姑娘昨夜的异样,榴萼生怕再出现一次这般的事。

    好在药熬好,姜皎喝下,晚间就醒来。

    只是人还晕晕沉沉的,打不起精神来。

    就连饭食,也是吃了便吐,身上的少许丰盈,只在几日就消瘦下去。

    姜皎实在病的难受,但是仍旧有烦心事没了。

    近些时日的宴会,又或是外头的朝会,姜皎通通没去。

    外面的人也知晓,来府上探望的人不少。

    连喝十日的药,姜皎才堪堪打起精神来。

    榴萼在姜皎喝完药,递过来一只檀木盒,上面还压着一封信。

    她一扫面上,就知信是谁送来的。

    但显然,此刻,她更为好奇的还是木盒中装着的是什么。

    轻轻一抽,里面竟放着一只平安符。

    她拿起,看见上面林清寺的字样,心中倏地一顿。

    慌忙拆开信,果然如她所想。

    沈随砚听闻她久病,去寺庙中请慧空大师,才请下手中这枚平安符。

    看见慧空大师,姜皎眸光一闪。

    慧空大师是林清寺道行最高的大师,多年前倒是还帮着做过一两场法事,但是近些年,即便是权贵,也难见慧空大师一面。

    更莫要提,请他帮忙,求得这枚平安符。

    信中倒是没说别的,只让她好生养病,崔端的事情快要查清楚,让她莫急。

    原来,他是觉得自个因为崔端的事,才久病不愈的?

    想起那晚的梦,姜皎思忖。

    梦中的人,定然不会是沈随砚吧。

    他如此贴心,自然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