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心里盘算她的院子确实是小了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nbsp;   她不知道别人做豆腐是什么样的,她做豆腐肯定

    是要轻松许多,哪怕她日日紧闭院门,一旦生意变好,她总要多干一点,到那时候,她还是像现在这样,跟其他村民一样能日日保持相似的生活作息,就比较艰难了。

    想是这么想,但要让她就这样放弃到手的生意,她心里也有些舍不得。

    再看看情况吧。

    季遇心里想着“船到桥头自然直”,或许到了时候,自然会有两全其美的法子。

    下午时分,她燃起了屋子里的煤饼炉,豆浆的香气随着蒸气在四周弥漫,很快就萦绕一圈,使得整间屋子都带上了豆浆味。

    张豪在这一天再次上门,不过这次他不是走路来的,而是骑自行车来的。

    “季小老板,我又来预定了,”张豪骑自行车到门口,停好自行车后走到季遇面前,从口袋里把钱掏出来,“这回我要80块钱豆腐干。”

    季遇听着,忍不住问了一句“又多了”

    张豪脸上带着笑,显然心情不错“是,又多了,不过得麻烦季小老板一件事,明天送豆腐干,能直接帮我送去车站吗”

    这附近的车站就在镇上,距离不算远,季遇点头答应下来“可以,不过你得把袋子给我。”

    “都准备好了,”张豪拿出袋子和绳结,“这回是4个袋子,这回直接送去车站,最好是不用再重新绑,要麻烦季小老板了。”

    “这没什么,”季遇接过袋子和绳结,以及80块钱,“明天下午几点”

    “3点半吧,我4点的车走。”张豪预估了时间,“稍微早一点,我好提前跟司机说好,占个好位置,要是晚了,怕是要跟人挤。”

    季遇对时间没意见,确认好时间之后,就点了头。

    张豪离开之后,季遇想了想,愈发觉得她得想个法子,如何在不让她“更辛苦”的情况下,提升制作豆制品的效率。

    下午的时候,她把张豪要的豆腐干,以及陈老三要的油豆腐都提前做好,先放在屋子里晾凉,打算等凉下去之后再放到背包里保存。

    同时她还把任青华让她做的100件背心也都做了出来。

    说是100件背心,任青华自己也有大致的估算,但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季遇还是尽可能留下了更多的完整布料。

    剩下的这些白棉布她先留着,打算等把这100件背心都给了任青华,确认没问题之后,再用它们来做袜子和内裤。

    这一整个下午,她屋子里冒出去的蒸气都没有散过。

    村民们知道她在忙碌,也不来打扰她。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她就是单纯在煮豆浆而已。

    煮出来的豆浆她也不浪费,而是按着加工进度条做一些豆腐脑、豆腐之类的,她自己不是很爱吃,煤球却很喜欢。

    夜晚,她屋子里弥漫的雾气逐渐消散,灯光亮起。

    季遇开始清点手头的钱。

    过去5天时间,她总共卖出去1800多块豆腐,并260多块钱的豆腐干,再加上做衣服的收入以及做背心的收入。

    开始在单独的草稿本上加加减减。

    她之前在镇上买的几个本子,一个用来记录做衣服的一些尺寸数据,一个专门用来填写每天卖出豆腐和豆腐干的数量,还有一个则用来打草稿。

    虽然空白的本子用来打草稿确实是有些奢侈,可要是不打草稿,她也算不清楚这笔账。

    认真将所有的账目一笔一笔加减,她很快就得到了一个数字。

    这段时间她挣到手里的钱,抹掉零头后总共是330块钱,再加上之前的420块钱余额,目前她手头攒了750块钱。

    如果算上她买三轮车的200多块钱,那她这段时间应该是攒了有1000多块钱的样子。

    这笔钱很多,至少对她来说是这样的,可要想用这笔钱做点什么,那也很难,毕竟只是一辆三轮车都要200多块钱。

    那就再等等吧。

    季遇合上本子,开始思考以后的打算,既然现在的她很难再扩大规模,接下来再有那种固定的大单子她就不接了,还是以跑各个村子卖豆腐和豆腐干为主,之后也可以掺杂一些油豆腐卖。

    等她跟布料铺子的任婶婶合作好,再多卖一些背心,手里多攒点钱之后,再考虑后面的打算。

    季遇盘腿坐在床上,手上揉着抱在怀里的煤球的毛发,思考着不知道以她的情况,可不可以把户口迁到村子里来。

    东双村离镇上近,两边房子的价格差距就很大了,她要是可以把户口迁到村里来,不仅可以买到便宜的房子,或许还能多买块地。

    她的院子确实是小了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