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后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阅读。

    !”顾璋笑着说,还接他的话道,“也不一定非要是农,无论有啥挣钱的门道,反正百姓日子好了,一切都会跟着好起来。”

    永河村在有了山里药材的营生之后,也是整个村都不一样了。

    整个晒谷场都飘荡着欢呼雀跃的声音。

    “咱家足足多收了四石粮食,再攒个几年都能重新起一间大房子了!”

    “我合计了下,手里有了余钱,可送咱家小宝去读书,认几个字,他从小聪明,指不定《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顾璋在家里写《宁都增产经验》与《注意手册》

    也不是很厚的书,大约也就平日里几篇文章的长度。

    即使他写清楚有关良种、田地、肥料其中原理和作用,怕是也没几个人看得懂,要能懂这些,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要么就要有如燕老一般广博的见识。

    他最后没找理由搪塞不去游学,也是想最后在收获前,亲自看一眼田里麦穗的状态。

    “爹,你再说说,你打春下乡之后,麦子有多高?”顾璋边写边问。

    顾大根用手比划:“大概这么高,我不会记错的!”

    顾大根和顾老爷子两人,面前都摆着家里自己做的杂嚼,还有一壶小酒,颇为享受。

    他们从没想过,还能有这样的日子,在外他们顾家名声大振,走出门去风风光光,这会儿回家了,还能被儿子写进文章里。

    顾大根忍不住瞅瞅顾璋笔下的纸:“这文章,怕是要被不少人读吧?”

    顾璋看他那副有点暗暗期盼的表情,笑道:“那肯定有的。”

    顾老爷子笑道:“这宁都上上下下,不都得买一本回去瞧瞧?”

    就算不识字的,也怕是要直追着村长屁股后面问,恨不得把全部背下来才好。

    “可不止宁都。”顾璋笑道。

    秋娘也骄傲笑着道:“别的地方听说了,能忍住不买一本来瞧瞧?我可不信。”

    顾璋也在书的结尾,写下一句:“宁都经验仅适用于宁都风土,请勿盲目生搬硬套,减产本书作者概不负责。”

    麦收热热闹闹地持续了半个多月。

    顾璋的名气也在宁都彻底打响。

    若走在路上,你问“宁都知府姓什么?”,怕是十个有六七个都答不出来。

    但若想找人打听顾璋,随便抓一个人,都能停下来给你唠一刻钟。

    甚至稍微闲一点的人,能滔滔不绝说一个时辰,都不带停歇的!

    这绝不是夸大,最近宁都府城茶楼生意大好,不知多少人在茶馆一坐就是一下午。

    这也成了顾家人最近一段时间,最爱的消遣。

    日常一家子去铺子里忙活。

    等忙完了,就一起去各个茶馆,要一壶茶、来一份可以磨嘴的小食盘,就能高高兴兴坐一下午。

    顾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渝跃鸢飞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