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志当承糜?之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的回答令刘备脸上露出了笑容。

    “你很聪慧。没有辜负孤对你的期许。”

    “只是你还有一点没说对。

    曹操有此举,是意在告诉孤,要想平定当今乱世,一代人的力量不够,需要后代的接力。”

    “虽然孤一直想亲手平定这乱世,但孤今年已经六十。”

    “花甲之年,孤不知还能再征战几年了。”

    “孤所器重的诸臣中,便是孔明,今年亦已经四十。”《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备起身,一起踏上了岸。

    刘备等人上岸之后,早就守在岸边的关羽等人就纷纷围了上来。

    见诸臣皆在,刘备不动声色,他命诸臣回到帐中议事。

    在刘备与诸臣回到帅帐中后,刘备就将方才他与曹操所谈的“汉水之约”告知了众臣。

    帐中诸臣听后,各人神色不一。

    但他们对于两家共同罢兵一事,都是赞同的,包括关羽。

    益州自汉中之战后,就已经元气大伤,要不是刘备执意要救援关羽,益州至少一年内,是不会动兵的。

    而荆州更不用说,经历了数场大战,国力民生已经受创严重。

    要不是去年关羽击破徐晃收获了大批粮草,恐怕现在数万大军就已经断粮了。

    而且现在已经慢慢步入春季,春耕时分将到,一年的春耕关系一年的粮食收成,是丝毫耽误不得的。

    只是虽说要退兵,但具体要怎么退,却不能马虎。

    毕竟曹操向来诡诈,不能完全听信他一面之词。

    刘备先看向张飞,令其率领本部兵马回返东三郡,暂时董督三郡要务。

    先前张飞为了稳定东三郡,将当地豪强申氏兄弟一并带来,这毕竟是权宜之计。

    东三郡一下少了两个太守,终归对发展当地民生不利。

    刘备发出命令之后,张飞立马出班领命。

    只是在张飞离去前,刘备特地再次对张飞嘱咐道:“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莫要再犯!”

    刘备善于知人,他深知关羽与张飞虽然都是一时名将,但两人的性格都有着缺点。

    关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此次荆州之难,虽说大多原因在于孙权,但关羽的性格亦是一种诱因。

    所以如今在面对张飞临去之前,刘备特意对其嘱咐。

    面对刘备的劝诫,张飞脸有动容,而后对着刘备一拜离去。

    刘备的类似劝诫不知道对张飞说过多少次了,但张飞却总是不改。

    对于这点,刘备也颇为无可奈何。

    在安排了东三郡的事务之后,刘备便没有再下命令。

    毕竟对面的十万魏军未撤,他不可能将兵马抽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酱油拌历史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