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虎贲校尉刘禅心思(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刘璋虽然性格优柔,导致益州豪强坐大,上下法度废弛。但这是他的性格与能力问题,从他的本心来说,他并不是有意残害百姓的暴君。
所以刘璋在成都城中的益州牧府邸,并不十分金碧辉煌。
刘备入主益州后,崇尚节俭不讲究享受,在将益州牧府邸扩建为汉中王宫时,并没有大兴土木,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建筑而已。
方才刘备所说的崇文殿,想来便是一开始《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几乎成为每位辅政大臣的标配。
刘禅虽然现在只是汉中王太子,但有识之士都知道,目前天子在曹操手中犹如傀儡,将来大汉国祚大概率要靠刘备来延续。
在这种情况下,刘禅的汉中王太子从某种意义来说,等于是大汉太子。
伊籍认为作为将来大汉的帝王,刘禅不能不对今汉以来极为重要的尚书台没有了解。
伊籍不愧是当代名士,知识渊博,在他深入简出的讲述之下,刘禅很快就明白了尚书台这个机构的权能地位,以及“录尚书事”一职所带来的巨大权柄。
最后伊籍对着刘禅言道:“自古以来,圣主秉政,贤臣辅政,而时至今日,辅政之要在于尚书。”
“将来太子要善于选拔良才,辅弼太子治理国家,这样天下才能大治。”
“而辅政之臣,务必择选志虑忠淳,功高望重之辈方是国之福祉。”
听到伊籍这么说,刘禅的脸上流露出赞同之色。
但他这时心中因某人的归来,却起了某种心思。
刘禅拱手问伊籍道:“敢问伊师,加录尚书事一号,可有年纪要求?”
刘禅的这个疑问令伊籍一愣,这可把他问住了。
今汉以来,三公、大将军、太傅等职位为了总掌国政,都会加上录尚书事的名号。
可见这种名号乃是位高权重之者才能加,但倒是没有硬性规定说,加录尚书事的名号有什么年纪要求。
毕竟一般等人做到三公那种高位之后,年纪都不会太低了。
因此伊籍思索一番后答道:“这点,倒是不曾有过。”
伊籍的回答令刘禅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有葛师与表兄辅佐他,他很安心。
这时大殿之外,响起了一阵甲胄参拜之声。
听到这声音,伊籍与刘禅都同时意识到有身份不凡的人到来了。
两人的目光都朝着殿门口而去,在不久之后,一位年轻人的身影出现在大殿门口的光亮处。
看着迎光走来的那人,刘禅的脸上流露起掩饰不住的笑容。
他连忙起身,而后快步来到糜?身前。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酱油拌历史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纪相差甚大,但是糜竺与糜芳两兄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