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品官人糜?北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续阅读。

    命图谶者,皆言‘汉行气尽,黄家当兴’。

    今先王克定六州,中原安定,人心思变,早有立新朝之望。

    先王应期,十分天下而有其九,殷勤事汉,群生注望,遐迩怨叹,有周文王之德。

    今大王承基应命,有周武之风,臣愚以为虞、夏不以谦辞,殷、周不吝诛放,畏天知命,无所迟疑也。”

    方才司马懿先从稳定天下人心的方面,劝说曹丕称帝的必要性。

    接着他再诉《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汉室天子守护了数百年。

    就连当初的王莽权倾朝野,在称帝前亦不敢逾越这一步称王,只敢称为“安汉公。”

    但曹操却敢于打破这条铁律,以异姓称王。

    他的这?举动早已经让天下忠于汉室的人痛恨无比,可以说当曹操称王那一刻起,他曹氏一族就永远不可能再做汉室的臣子。

    而曹操建立魏公国之后,在数年之间,将本来官籍挂在汉室的臣子,几乎全部都赐予了魏国的官号,曹操此举最大的意义便在于逼麾下的大臣站队。

    一旦臣子挂上魏臣之名,他们对汉室不忠之名就已经无法洗去。

    若是一旦让汉朝复兴,汉天子重掌权柄,对曹氏一族是灾难,对那些已经挂上魏臣的大臣来说,亦是所不愿意见到的。

    不是没有人察觉到曹操称公称王的真正政治意图,不是没有人想维护家族清誉做汉臣,那人叫荀?。

    但荀?后来的结果显而易见,中原士林之领袖,汉室掌握权柄之实相,最后被逼自杀。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那些属于魏臣的士人、大将来说,他们只能希望魏国能够代替大汉统治天下。

    唯有这样,他们将来才不会被清算,唯有这样他们才不是汉室逆臣,而是辅佐圣君建立新朝的开国之臣。

    这便是曹操威逼汉天子让他魏国亦有三公九卿,亦有大将军等官职的原因,这便是曹操所用强权威逼出的“人心所向。”

    在司马懿这么说之后,曹丕的脸上已经浮现考虑之色。

    身为魏国太子多年,对于如今魏国上下的人心如何,曹丕了解的不比司马懿少。

    看着曹丕脸上的考虑之色,司马懿最后对着曹丕言道:“长文在近几日,有一新选拔官员之法想献于大王,有此法在,大王称帝之举将再无阻碍。”

    听到司马懿这么说,曹丕瞬间对司马懿口中的新选官之法来了莫大的兴趣。

    他连忙问道:“是何选官之法?”

    在曹丕充满期待的目光之下,司马懿缓缓说出了那五个字:“九品官人法。”

    在说完新选官之法的名称之后,司马懿便向曹丕详细解释了这九品官人法的内容。

    随着司马懿的步步叙说,曹丕的眼神越来越亮。

    曹丕的政治智慧是不差的,当他逐渐了解这九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酱油拌历史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