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隐匿人口分而化之(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就在糜?会见申仪完的第二日,申仪为试探糜?,就主动将西城中的户籍、田册,亲自送到楼船上给糜?察看。糜?是汉兴郡太守,申仪目前是西城县长,他将县中的户籍、田册交给糜?察看,乃是应有之义。
只是申仪交给糜?察看的,只是个总体的数字而已。
毕竟具体详细的户籍田册以竹简记载,几乎布满了整个案牍库,也不可能都搬到楼船上给糜?察看。
在糜?察看《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侵害到他的利益,他就会毫不犹豫得咬你一口。
对于毒蛇,最好的方法便是暂时不侵入他的领地之中,这样才能令他暂时放下戒心,这也是刚才糜?做出那种“承诺”的原因。
在思考历史上发生的事时,糜?突然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一点。
在历史上申仪发起叛乱的时候,申耽是被迫裹挟出兵的,也就是说一开始申耽并无反叛刘备之心。
历史上的东三郡之乱,与目前的时间点相差不远,所以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很可能在目前这个时间段,申氏兄弟已经因为理念不同,而发生不合了。
既然如此,糜?倒是可以利用这点,好好谋划一番。
...
在糜?率军离开西城的第二日,申仪收到了申耽的回信。
在申氏两兄弟中,兄长申耽相比于申仪,更安分一些。
所以他写给申仪的信件,内容中多是劝谏申仪安分之语。
当这份信件送到申仪手中时,申仪却觉得申耽有些过于软弱了。
他本意写信是将糜?的表现告知申耽,想与他一同探讨下糜?的表现是真是假。
没想到的是申耽竟然不在意糜?的表现,却反过来劝谏他安分守己,这让申仪心中对他大兄越发不满。
当初孟达与刘封攻打汉兴郡时,申氏兄弟中,申耽便是力主投降的那人,而申仪更倾向于拥兵自重,辖郡自封。
因为申仪认为汉兴郡位置之紧要,如果不先谈好价码,就直接投降,过于不值了。
而且申耽在投降之后,还将妻子宗族都迁往成都,此举更让申仪不满。
只是那时上庸太守是申耽,申仪虽对申耽的行为有所微词,但亦是无力抗拒。
但是现在不一样,申仪在刘备的加封下,独自占据西城,与兄长申耽各据一城。
在这种情况下,申仪心中对申耽已经不是往前那么服从了。
申仪在看完申耽的信件后,将信件丢进火盆中烧毁。
看着兄长好心告诫的言语在火焰中化为灰烬,申仪的眼神中夹杂着不明的意味。
乱世之中,哪有什么忠诚可言,唯利是图才是正道!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酱油拌历史提醒您:本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