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勤政楼。

    贺知章呈上了自己的奏折,但是李隆基只是轻飘飘看了两眼,便将其放到了一侧,反而打趣道:“贺监已经不担任工部尚书,却还如此关心工部事务吗?”

    看似是一句打趣,贺知章却从中品出了暗藏在其中的意思。

    李隆基怀疑贺知章是投了太子,想要找机会重回工部给太子效力,才会在离开工部数年后忽然上书有关水患之事。

    水利隶属于工部掌管,贺知章没《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大,所以时常有官员下吞上瞒,从中贪污。

    朝廷也只管百姓一时饿不死,至于田地毁坏一整年颗粒无收百姓怎么活过这一年……平时没有天灾的时候,年年也饿死那么多百姓,平时都管不过来,运气不好遇到天灾更管不过来。

    贺知章捋捋胡须:“公主欲如何赈灾?”

    “先买一块地,然后建工厂,我还打算再建一个贸易市场。”李长安道。

    贺知章觉得自己是不是年纪太大了,要不然李长安说的话他怎么听不懂呢。

    李长安看着贺知章的表情,开口解释道:“贸易市场就是东市西市,只是东市西市中各个店铺主要是将货物卖给百姓,我打算建造的这个贸易市场是一个大商人将货物卖给许多个小商人,这些小商人在将货物运到各个城市中买卖。”

    “工厂,就是工坊,雇佣百姓为我做工。”

    洛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再加上挨着河流和有洛阳城这座仅次于长安的大唐第二大消费市场,其实很适合发展工商业。

    贺知章似懂非懂。

    李长安再简化一点:“以工代赈,我雇佣灾民为我建造厂房,为我做工,我给他们发粮食发工钱,我得到了厂房和货物,灾民得到了钱和粮食。”

    贺知章听懂了。

    “这倒是个好法子,只是小小一个那什么工厂,恐怕收拢不了太多灾民。”贺知章轻轻叹了口气。

    他也见过东市这些店铺雇佣工人干活,就算是都是最大的店铺,也只是雇用了二十几个百姓干活。

    水灾一旦发生,受灾者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哪里是李长安一个人能养得起的。

    李长安深吸一口气,看着已经八十岁的贺知章,告诉自己三年一个代沟,贺知章这个年纪理解不了她的意思也很正常。

    毕竟时代局限在这,一般唐朝人也没法想象一个大工厂可以有数万工人。

    既然沟通不了那就不沟通,就算是想法沟通不了,也不耽误李长安用贺知章。

    李长安缓缓吐了口气:“我想要在洛阳城周遭买一块地,贺监可有门路?”

    贺知章略微思索片刻:“我愿为公主引荐汝阳王和洛阳左率府长史张旭。”

    洛阳辖区内有一县名为汝阳县,紧挨着伊川县,正是汝阳王的封地。

    贺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金玉满庭提醒您:本章未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