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有道理,花点小钱而已,总比打仗要死人强。可这会儿听光幕不知是何人以取笑的口吻说起这话,不由羞红了脸。
辽国不少人点头,没错宋国就是这样的好兄弟,每年都送好多“岁币”给他们花,没有比宋国还要好的兄弟国了!
刘彻瞪大了眼睛,“打赢了还要赔钱?还有这种好事?”为何宋朝不在这个时代他愿意派一队人马佯败,弄点小钱花花。
李世民摇摇头,重文轻武,宋朝的皇帝都是傻子吗?
军队是皇帝手里最重要的一把兵器,自己丢掉了自己的武器,难怪后世之人总看不起这个朝代。
【说起宋朝大家都一肚子火,宋朝变成了怂朝,对外不行,窝里横是第一。】
光幕上出现一卷书,徐徐展开是“清明上河图”。
镜头在清明上河图上缓缓移动。
那繁荣景象吸引了不少皇帝目光。
赵匡胤很自豪,毕竟这是他一手创下的江山!可听到天音称呼宋朝为怂朝,他脸立马黑了,他就搞不懂,他之后继位的是他哪个儿子,为何会错误领会他收回兵权的意思?
他将女儿侄女嫁出去联姻,收回兵权是将兵权集中在自己手里,不代表就放弃兵权,他还心心念念想要收回被石敬瑭送出去的燕云十六州,到底是哪个王八羔子干出了这种事?
【这里清溪要澄清一下,宋朝真正走歪路不是从宋太祖赵匡胤手里,而是从他弟弟赵光义手里,这位高梁河车神以一己之力带歪了宋朝。】
赵匡胤盯着光幕,脑子一嗡,啥玩意,继位的不是他儿子,是老三?!
他又不缺儿子,脑子有病才会让老三继位,赵匡胤立刻阴谋化了。
难怪老三这么积极让他收拢兵权,这是想着接手后他那些老部将没法反!
【之前说过武则天和李治那一期,大家应该知道这夫妻二人是亲密无间的政治伙伴,可大家或许不知道赵匡胤和赵光义在对亲兄弟也是政治伙伴。】
【宋朝刚建国那一年,赵光义领兵征讨李重,经过高粱河一事大家应该知道赵光义的领兵能力,去征讨李重其实就是他哥安排他去镀金。】
【镀金回来,赵匡胤很快封自己弟弟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啥意思,就是大宋的丞相,正所谓打仗父子兵,赵匡胤不相信外臣外戚,只能信任自己亲兄弟,也就是说从这时候起,赵匡胤负责对外征战,弟弟赵光义负责内政稳住大后方。】
【是不是很眼熟?武则天跟李治就是这操作,李治在位不断打仗,内政就是靠老婆帮忙。】
【李治比较聪明,权力分给老婆,老婆又没办法篡位,赵匡胤这个憨憨就有点傻了,将大后方交给了自己弟弟,好好家伙,这大后方直接被自己弟弟给渗透了!】
【公元976年开宝九年农历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赵光义入宫饮酒,当晚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忽然驾崩。二十一日,晋王赵光义即位,是为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玄北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