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3章 招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道:“上个星期去省里开会,田书记点名批评我们常山市,咱们的脸往哪儿搁?”

    台下的区县负责人纷纷低头,不敢与刘福海的目光对视。

    市商务局局长周寻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翻开汇报材料说道;“书记,市长,今年我们已经对接了三十二家企业,重点跟进的有十个个项目,包括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多个产业。”

    “光有数字有什么用?”

    刘福海打断他的话,毫不客气的说道:“上个月说好的那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人家为什么突然转投临江市,我听说对方代表在考察期间,咱们的接待工作漏洞百出,连会议资料都准备不全?”

    他的目光如利剑般射向周寻,后者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沈青云轻轻咳嗽一声,打破了尴尬的沉默:“书记说得对,我们必须反思问题。但同时也要看到,常山市有自己的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土地资源充足,还有完善的产业链基础。”

    说着话他站起身,走到大屏幕前,熟练地操作投影仪,对众人说道:“这是我让发改委整理的产业分析报告,大家看,在绿色建材和生物医药领域,我们完全有机会打造出省级产业集群。”

    刘福海微微皱眉,端起保温杯喝了口茶:“市长的想法很好,但招商引资不是纸上谈兵。那些大企业看重的,除了政策优惠,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执行力和服务效率。”

    他转向各区县负责人,冷冷的说道:“我听说有的地方,企业落地审批要跑半年,这种效率,哪个投资者敢来?”

    听到他的话,众人的脸色都难看不已。

    “刘书记,沈市长,我们已经在优化审批流程了。”

    行政审批局局长张志雄连忙说道:“现在推行一窗受理,把原本需要二十个工作日的流程压缩到了七个工作日。”

    “七个工作日还是太长。”

    沈青云目光坚定,直接说道:“我建议学习杭城那边的经验,实行容缺受理和并联审批,只要企业核心材料齐全,边审批边补材料。另外,建立重点项目一对一服务专班,由区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全程跟进。”

    刘福海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这个建议不错。但有一点要明确,招商引资不能饥不择食,污染企业、高耗能企业,坚决不能要。”

    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大声说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毁了常山市的生态环境。”

    这个时候,台下的一位企业代表举手发言:“两位领导,我们企业最关心的,除了政策和效率,还有人才问题。常山市虽然劳动力充足,但高端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这让我们在发展上有些顾虑。”

    沈青云看向刘福海,得到默许后说道:“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正在制定人才强市计划,设立专项基金,对引进的高端人才给予安家补贴、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同时,鼓励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讨论越来越热烈。

    当夕阳的余晖透过落地窗洒进会议室时,各项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分工。

    刘福海最后总结道:“同志们,招商引资是常山市发展的生命线。从今天起,各区县、各部门每周汇报进展,干得好的表扬,拖后腿的通报批评。”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缓缓说道:“我和沈市长会亲自带队去长三角、珠三角招商,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要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