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捅破天我给你兜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何,只能应战。

    国庆节前一周。

    秋日的京州被洗练过的蔚蓝天空笼罩着,空气里已经渗入丝丝凉爽。

    灰色大楼会议室内,却弥漫着一种迥异于节前祥和的气氛。椭圆形会议桌正首端坐着主管副部长,两侧是部里几个相关司局的司长、技术专家、秘书人员。

    费厂长、刘总工以及几位厂领导坐在下首靠门的位子,另一边的水书记正襟危坐,一身深色中山装,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跟前几个月的慵懒随性判若两人。

    而宋运辉,坐在长桌最尾部那张孤零零的硬木椅子上,与正首隔着几乎整个房间的长度。

    “开始吧。”陆司长首先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陡然绷紧:“今天会议的主题,部位领导批示得很明确——本着对事业负责、对技术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充分论证FRC设备引进方案是否确为京洲化工目前最佳选择!”

    他一抬手,指向宋运辉:“下面,请京洲化工厂技术科宋运辉同志,详细介绍他提出的最新替代方案!”

    费厂长和刘总工交换了一个隐秘的眼神。费厂长嘴角微微下沉,端起杯子啜了一口茶水。

    宋运辉站起身,声音清晰平稳地响起: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汇报的主要内容,是京洲化工引进FRC设备存在的显著局限性,以及替代方案的绝对优势……”

    他从反应塔设计原理讲起,清晰指出FRC设备内壁合金材质过厚导致热效率低下、催化剂消耗率高于国际现有一流水平、尾气处理模块不完善导致存在环保隐患等三大关键缺陷,每个论点后面都紧跟着一长串来自最新国际权威期刊的数据。

    “……这套设备的核心设计停留在欧美七十年代中期水平。技术代差超过十年。一旦引进,意味着我们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那一刻,就已经全方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其核心技术架构封闭,后续升级潜力极为有限。”

    刘总工脸色铁青,几次想打断,却被陆司长冷峻的眼风扫过,只得咽了回去。

    李司长身体略微前倾,指着宋运辉手边那份报告:“那你主张引进的这套设备,就没有什么不足的吗?”

    “这套基于PDH的设备。”宋运辉声音依旧平稳:“首先,热效率提升可达20%以上;催化剂循环系统更先进,成本降低至少15%;最关键的是,其模块化开放式架构设计,使得后续技术升级的成本和难度都大大降低——意味着我们能紧随国际技术发展步伐!”

    他滔滔不绝,列举的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对面,刘总工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会议室的强光下格外刺眼。

    他试图反驳几次,引用的却是几年前的旧数据,被宋运辉当众引用新文献毫不留情地戳破。

    每一次交锋,都让费厂长的脸色晦暗一分。水书记则始终端坐不动,偶尔在宋运辉提到关键处时,不易察觉地点一点头。

    “……技术问题很清楚了。”陆司长终于开口,目光转向宋运辉:“宋运辉同志,技术先进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脱离现实基础。你这套方案,优势很明显,但劣势一样突出!它比既定的FRC方案,预算高出整整——一千三百万美元!”

    “轰~~~”

    一千三百万美元!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末座那个年轻得过分的技术科长脸上。空气仿佛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凝固了。

    “……部里批给京洲的外汇,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就是FRC项目的数额。小宋同志,技术还是要为经济基础服务啊!”

    “这个问题,我也想到了备用方案!”

    宋运辉的声音没有丝毫颤抖。他从文件袋里取出一份装帧精美的蓝色合同文本,站起身,绕过长长的会议桌边缘,一步一步走到主位侧前方。

    “报告各位领导。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就潜在的巨大外汇缺口问题,我得到了浩然国际的有力支持!根据这份已签署、具备法律效力的意向性框架协议——”

    “——浩然国际将提供为期三年的专项贷款,全额垫付此套PDH设备引进所需款项的两千万美元!京洲化工只需按照浩然国际下达的符合设备生产能力的订单,在三年生产周期内,保质保量完成总计两千三百万美元产值的合格出口产品!即可冲抵此笔垫资!”

    会场陷入一阵诡异的死寂。只有呼吸声清晰可闻。陆司长仔细翻阅着那份合同。费厂长和刘总工如同被施了定身咒,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瞳孔放大,嘴巴微微张开,僵在各自的座位上。

    “差额部分,也就是约三百万美元的设备净值款,将由京洲化工厂自筹外汇或等值人民币解决。综合计算,京洲实际只需支出FRC方案预算之外的几百万美金,就能拥有这套未来十年国际化工一线水平、后续升级潜力巨大的生产核心设备!既确保了技术的前瞻性,又通过出口创汇有效平衡了外汇消耗,实现了设备价值的最大化循环!”

    “……好!”

    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之后,一个沉稳有力的声音在会议桌顶端响起。

    一直未曾表态的副部长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明亮的光芒。他站起身,有力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两下,发出“笃笃”的清响,回荡在瞬间凝固的会议室里。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一脸木然的费厂长和刘总工,最终定格在宋运辉身上:

    “这个方案——好!非常好!思路新,办法活!将被动引进变为技术换汇!,这才是现代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他豁然转身,对着肃立在身后的秘书:“董秘书!今天的会议纪要,要一字不漏记下来,马上整理出来!形成专报文件!立即下发各部属大型化工企业领导班子!让大家好好看一看、学一学!不要动不动就跟部里哭穷要外汇,要开动脑筋,要懂得借船出海!活学活用!”

    在场知道宋运辉底细的人不由嗤之以鼻,如果宋运辉不是“那位”的小舅子,浩然国际会给出这么优厚的条件?真当人家国际贸易企业都是做慈善的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