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洗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免得被官僚三两句话就哄骗了去,真以为官僚手里的权利,是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就被天道硬安在他们头上的。

    然后,在明确认识到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一边哄着官僚群体:是是是~

    好好好~

    你说的都对~

    去帮朕把事儿办了,把天下治理好。

    然后一边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这些个老狐狸,有朕用不到你们的那一天!

    于是,便也有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一个年少的帝王迈向成熟的表现,其实也可以由此作为标准。

    ——年少即立的君王,什么时候明白官僚的权利,都是从自己这里‘借’去,甚至抢去的,这便是长大了。

    什么时候,能想到办法,把官僚从自己这里‘借走’‘抢走’的权利夺回来,并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畴内重新借出去,这,便是成熟了。

    那这,和官僚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有什么关系?

    还真有关系。

    按照官僚‘尽可能把手里的权利,从皇帝所借,扭曲为天然具备’的本能,官僚以全谋私的行为,也从事实上的:皇帝借权给官僚,官僚却辜负皇帝,拿权力去谋私利;

    变成了:官僚天然拥有权力,也天然就可以以权谋私,贪污受贿。

    也就是说,权力的来源,才是决定权力的用途是否合理、权力造成的后果是否争取的核心因素。

    好比说,一个小男孩,得到了母亲的允许,去买一根雪糕来吃。

    吃完拉肚子了。

    那没什么好说的,该去医院去医院,该看病看病,该吃药吃药。

    顶多以后注意着点,少吃,或不吃雪糕。

    但倘若这个小男孩,是得到了老师的允许,在学校小卖部买了雪糕吃,然后拉肚子了?

    那你就瞧吧——有的是好戏看。

    允许小男孩吃雪糕的老师啊~

    把雪糕卖给小男孩的小卖部啊~

    甚至于学校、校领导,乃至于雪糕生产厂商,都可能被这个小男孩的家长问责!

    更有甚者:一个陌生的人,给小男孩买了一个雪糕吃,导致小男孩拉肚子?

    那就更有趣了。

    雪糕、拉肚子先放在一边——你还是想说清楚你这个举动,究竟是为了贩卖儿童,还是猥亵之类的吧。

    同样的道理。

    官僚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似是毋庸置疑的错事、坏事,但实际上,也依旧要看权力的来源。

    如后世新时代,官僚的权力源自于国家,属于公权力,那自然是为天下人所不齿、所唾弃。

    而在封建时代,官僚的权利源自帝王,属于统治阶级的私权利。

    故而,其以权谋私,实际上只会让帝王不开心。

    同僚大概率是默不作声的看好戏,作为受害者的底层民众,也多半是敢怒不敢言。

    在此基础上,如果官僚的权利,被官僚扭曲为‘天然具备’,那就更恼火了。

    ——权力没有来源,那自然,就不需要向任何人负责了。

    权力没有来源,等于说是官僚‘靠本事得来的’,那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也等于说是凭本事捞钱。

    听着很魔幻是不是?

    不像是庄重、严肃的华夏封建王朝,而更像是一个奇幻世界?

    如果你真这么认为,那么,汉天子刘荣会告诉你:巧了。

    如今汉室,正处于这个阶段。

    按照这个时代的普世价值,官员的权力来源,尚还没有被扭曲为‘天然具备’。

    至少大多数官员,都为自己能做官、能掌握权力,而对任命自己为官的上级或天子怀有感激。

    且无论一名官员,是由过去的御史中丞、如今的大司空属衙以公文调任,还是丞相府、过去的内史府动用特权捡拔,收到提拔的官员,也都记天子一个‘允许我做官’‘允许我升官’的恩情。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如今汉室,官僚的权力来源,还是能勉强归于天子的。

    这就意味着,在如今汉室,官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并不会‘无颜以面天下人’,而是仅仅只会无颜面对天子。

    那怎么办?

    总不能因为没脸见人,就不捞钱了吧?

    简单。

    既然钱非捞不可,脸也得要、人也得见,那就从其他方面找补就好了。

    比如,把正事儿办妥。

    如此一来,等哪一天,皇帝问起‘你咋拿我给你的权利,往家里成箱成箱搬金子呢?’,也好挤出一抹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回上一句:臣确实有点贪财的小毛病。

    但陛下交代的事儿,臣可是都办妥了啊?

    陛下给臣的权利,臣大都用来办陛下交代的事儿了。

    只是顺带着,贪点儿、捞点儿……

    嘿,嘿嘿……

    这么一搞,皇帝也没脾气了。

    ——毕竟人家真把事儿办妥了,没耽误正事儿。

    作为官僚权力来源的皇帝,都对官僚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没话说,其他的人,自然更没有‘皇帝不急太监急’的道理了。

    挨揍的人都没意见,你一个旁观者哪儿那么多闲工夫啊……

    这种情况,这种风气,这种认知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

    甚至都不是最近这几年,乃至最近这几十年、秦末汉初前后形成的。

    至少二、三百年以来,无论是战国时期的各国,还是始皇嬴政的大秦,亦或秦末各路诸侯,乃至当今汉室——所有的官僚,都本能的认同这个价值体系。

    就像人生来就会吮吸,生来就会呼吸一样。

    这个时代的官员,生来就会以权谋私,贪污腐败。

    数十上百年,乃至数百年来皆如此。

    直到此番,一个小小的奴籍案,让所有人都开始思考。

    ——就像是在思考:人饿了,为什么就要吃东西?

    ——人渴了,为什么就要喝水?

    以及:做了官,为什么就非得贪污受贿、以权谋私?

    过去,大家这么做的是本能,没人想过对不对,又或是为什么。

    而现在,静下心来思考过后,这看似合理,只需要遵循本能的去做,根本不需要考虑的事,却变得愈发微妙了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