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截然不同的结果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算术台上。

    看着面前两个内容完全相同的通解。

    在欣喜于一个难题突破的同时,徐云心中也再次浮现出了一丝感慨。

    他想到了一个多星期前,发生在锦屏地深实验室的那件事儿。

    当时诸多院士组成的复验组同样遇到了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在W-玻色子的能级精度上卡了壳。

    结果在众人苦思无果的情况下。

    年逾百岁的王老站了出来。《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而一旦在这里计算失误......

    那么这次的推导...至少周绍平和徐云代表的科院组的推导,将会彻底功亏一篑。

    解决了这个问题,剩下的就是二元旋量了。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把s^z的本征值σ看作是一个变量,则粒子的自旋波函数是σ的函数??此前提及过,冥王星粒子的自旋是半奇数,也就是1/2、3/2或者5/2等等.....

    因此它的矩阵因素只有一种表现形:

    ξ′1η′2?ξ′2η′1=αδ?βγξ1η2?ξ2η1。

    这是两个二元旋量的组合,是一个在二元旋量空间中的标量。

    写到这里。

    徐云再次翻动了一下之前的数据。

    “果然没错....行列式等于1,这就是导致flux取值太大的真正原因。”

    其实在之前的过程中,徐云一直感觉有一个疑惑没有被解答:

    那就是在孤点粒子测算中,预期的bad是3.2fb^-1??这是他亲手检测出来的数据,并且检测了不止一次。

    但对应的flux取值却依旧变大了,虽然现象上看是因为‘冥王星’微粒的影响,可空间算符上却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解释。

    如今看来......

    原因就是因为变换后的行列式等于1。

    也就是它的外部限制条件改变了。

    因为对于非相对论情形,ξ1ξ?1+ξ2ξ?2的物理意义是在空间中确定的某一点处找到粒子的概率。

    因此ξ1ξ?1+ξ2ξ?2必须是一个标量,即应有:

    ξ′1ξ′?1+ξ′2ξ′?2=Uκ1ξκUκ?1ξ?κ+Uκ2ξκUκ?2ξ?κ=ξ1ξ?1+ξ2ξ?2。

    但对于相对论情形,ξ1ξ?1+ξ2ξ?2的物理意义不再是在空间中确定的某一点处找到粒子的概率,而是一个四维失量的时间分量。

    也就是它只有3个独立的实参量,并且其中一个是固....等等!

    蓦然。

    徐云在纸上行进的笔尖突兀一顿,脑海中冒出了一个有些惊悚的念头。

    “卧槽,不会是那玩意儿吧?....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新手钓鱼人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想要在平面上描述定位一个点,最简单也是最合适的方法,就是用XY轴来表达它的位置。

    也就是(4,2)或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