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由科大始,自科大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nbsp; 新手钓鱼人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的挖掘工作,其实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

    万一永陵挖掘组只参考现有遥感探测器的数据,不认为地宫之下有永乐大典,按照只有一层陵寝进行挖掘。

    那么当他们挖掘到这套奇书的时候,有些保存手段可能就没那么全备了。

    一个不小心,就很可能重蹈定陵的覆辙。

    实际上不止定陵。

    在华夏建国后的考古史中,有很多文物都曾经因为挖掘阶段的预设方案不全备而《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与到这次的考古发掘中。

    所以翁瑜婧她老爸的工作职务,此时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干事??比如宣传部的小科长啥的,他能拿到立项书只是因为单纯的宣传需要。

    那么徐云恐怕还需要另想办法才能和项目组搭上边。

    但如果对方是项目的负责人...即便只是负责人之一,那么很多事情就都好办了。

    听到徐云的问话后。

    翁瑜婧想了想,认真的介绍道:

    “我爸叫做翁同,今年52岁,是金陵博物馆的研究员,金陵大学考古文物系教授。”

    “另外还挂着啥华夏明史研究会理事的头衔,总之乱七八糟的一大堆吧。”

    “不过虽然头衔很乱,但多少也算是个业内知名人物,百科上都有他的信息呢。”

    徐云顿时心中一定。

    金陵大学的历史系年岁悠久,虽然徐云记不太清具体年份,但应该在六七十年前就已经成立了。

    能够在金陵大学历史学院担任考古文物系教授,翁同的能力和地位显然非同一般。

    即便是在这次的永陵项目组中,他最少也都是个顾问级别的大老,保不齐还是首倡者呢。

    随后徐云想了想,又问道:

    “小翁,翁叔叔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忙永陵挖掘的事情吗?”

    “对呀。”

    虽然此时只是语言沟通,但徐云却仿佛看到了这姑娘在小只因啄米似的点着头:

    “他从二十多年前就想着挖永陵了,我妈还吐槽他是不是陈皇后转世呢,一心就想着挖嘉靖皇帝的坟。”

    “徐哥,年夜饭那会儿我不是还说过么,我爸在燕京跑项目??说的就是这事儿喽。”

    徐云顿时一愣。

    几秒钟后。

    他的心中逐渐浮现出了一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慨。

    翁瑜婧毕业于金陵大学,当初老妈说过翁同是搞历史研究的,翁同过年没回家在燕京跑项目,加上之前永陵的热搜......

    虽然在谜底揭开之前,徐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靠着这几个线索找到真相。

    但眼下随着真相的公布,这些事情却也逐渐连成了一条线......

    另外如果没记错的话。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新手钓鱼人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