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清凉油(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小丁的青梅、香瓜、葡萄点缀其间,秋华年还让金婆子浇了一勺稀释过的桂花蜜。光是看着,便让人在炎热的夏天里食欲大动。
苏信白原本不是很想吃,此时也有些馋了。
金婆子拿来三副小碟和勺子,三个人就这么围着吃起来。
孟圆菱急急吃了几勺,有些冰嗓子,才放缓速度。
秋华年说,“你注意些,别吃得太急闹肚子,看云成回来了你怎么解释。”
孟圆菱小声叨叨,“我才不怕他呢。”
嘴上这么说,却还是暂时放下了勺子。
秋华年专挑有蜜的、果丁多的地方吃,反正是自家做的,大不了再补些蜜和果丁,可以随便放开了吃。
秋华年吓唬着孟圆菱,谁知竟是只吃了几口的苏信白不舒服起来了。
苏信白皱着好看的眉毛,脸色略有苍白,单手捂着小腹,努力想让自己不显得失礼。
秋华年吓了一跳,赶紧让人去请个大夫瞧瞧。
他和孟圆菱都好好的,应该不是酥山的问题,不过现在也吃不了了,他让金婆子把酥山撤下去,和金三以及苏信白带来的下人分着吃。
秋华年让苏信白去躺椅上坐着,苏信白躺了一会儿,终于没那么不舒服了。
最近天气热,奶霜每天都藏在花树下打盹,刚刚才顺着门边溜进正房蹭冰气。
秋华年把奶霜抱起来,放在苏信白膝头。
“大夫马上就来了,你摸摸猫,转移一下注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云依石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戳。
“给你送去了避暑的香珠,不管用吗?”
香珠是用众多中药材碾碎和蜜揉成的,挂在身上,有避虫和提神的效用,秋华年买的都是最好的。
“管用的,但山上蚊虫多,不可能万无一失。”
杜云瑟出身农家,十岁离家随恩师穷游走遍大江南北,什么苦没吃过,向来不在意这些身外条件。
只要秋华年和九九、春生过得好,他自己怎么样无所谓。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起来散发木香的檀香扇、装冰降温用的冰盆、避暑的香珠等东西,秋华年也都各挑了一些。
这些货都是祝家商队打南边采买来,还没送去各处铺子,最顶尖的一手货,秋华年买得多,受祝经诚嘱托的商队负责人打了个折,几乎算是南边的原价了。
天气一热,人就爱吃冰,古代虽没有现代那样琳琅满目的雪糕,但冷饮是有的。
其中有一道酥山,是将冰用刨刀刨成细细的碎末,在大盘子里堆成山的形状,然后浇上浓郁的牛乳,再添加一些时令水果。
吃的时候用勺子挖一勺,冰冰凉凉,奶香浓郁,还有水果的清甜,一点也不比后世冷饮店的冷饮差。
秋华年惦记着要吃酥山,专门定做了一只大的刨冰刀,试做的时候,不光孟圆菱不出门看生意专程等着,连苏信白都闻讯来了。
“我不信祝家没有酥山吃,难道是我家的能更香不成?”
苏信白解释,“一个人吃没意思,也吃不了那么多。”
点墨在旁边笑道,“哥儿这几日吃不下饭,每顿都要大公子哄着吃。今日原本说好要出门逛逛的,结果大公子突然有事走了,哥儿不爱在家里待,想起乡君家要做酥山,索性来了。”
两家人太熟了,没有外人,点墨说话很随意。
“原来是大公子不守信用,我这儿是个备选。”
苏信白清冷的脸上有些不自在,还好秋华年没有继续调侃。
“正房用了冰,我们去里面坐吧,你来得正好,酥山已经在做着了,待会儿就能端上来。”
几人去正房坐着,不多时候,金婆子就端着一大盘酥山上来了。
晶莹的冰沙堆在黑色陶盘里,醇厚的牛乳从上浇下,浸透每一片碎冰,切成小丁的青梅、香瓜、葡萄点缀其间,秋华年还让金婆子浇了一勺稀释过的桂花蜜。
光是看着,便让人在炎热的夏天里食欲大动。
苏信白原本不是很想吃,此时也有些馋了。
金婆子拿来三副小碟和勺子,三个人就这么围着吃起来。
孟圆菱急急吃了几勺,有些冰嗓子,才放缓速度。
秋华年说,“你注意些,别吃得太急闹肚子,看云成回来了你怎么解释。”
孟圆菱小声叨叨,“我才不怕他呢。”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云依石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哪怕发展到现代社会,清凉油依旧流行,秋华年作为一位合格的生活区视频博主,自然复刻过。
回到家后,秋华年开始制作清凉油。
第一步是将干薄荷、樟脑、桂皮、丁香等药材用药碾碾碎。东西太多,秋华年操作了一会儿沉重的铁碾胳膊就酸了,索性叫金三来做,他在旁边看着。
所有原材料都变成粉末后,秋华年把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倒入茶油全部浸湿,搅拌成均匀黏稠的糊状,静置上一天一夜,让茶油充分提取香料里的有效物质。
到了时间,再盖上盖子,上火蒸两刻钟,做最后的提取。
这一步之后,就可以用白纱布过滤糊状混合物,将茶油全部挤出来。
此时的茶油已经有了浓郁的复合型香味,和清凉油所差不多了。
但这时候的茶油保存使用不易,还得再来一道步骤。
那就是用小火加热茶油,在里面加入干净的蜂蜡,蜂蜡融化后,搅拌均匀,趁热将小锅里的液体分装入比铜钱稍大些的广口矮身小罐中,冷却之后,就凝固成了清凉油。
无论是色泽、质地、味道还是功效,都与现代卖的清凉油所差无几。
做好之后,秋华年迫不及待地用食指揉了一点,涂在太阳穴上,大脑顿时凉飕飕地清醒了。
秋华年知道这是做成了,立即拿了一大包,去清风书院送给杜云瑟。
清凉油的原材料并不便宜,但材料转化率高,秋华年大致估算了一下,平均下来一两银子的原材料能做出十小罐。
而且这东西每次用量不多,节省一点的话,一小罐就够用一两个月了。
秋华年拿这么多,除了要分给云成一些,也是方便杜云瑟送给同窗和师长们。
费些自己做的东西换人《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玉水纱回去蒙窗户,这纱透气透光、颜色漂亮,夏日用起来比窗纸好多了。
除此之外,他又买了四匹普通的纱绢,四匹织法与众不同的名贵纱绢,前者做成夹层的薄被,后者给家里人裁夏衣穿。
金婆子和珊瑚两个人做针线,九九闲暇时也帮一帮忙,很快就能赶出来了。
在服装搭配上,九九一直有自己的想法,家里人做衣服用的纱绢颜色,全都是她挑的。
秋华年和杜云瑟要穿一样的主色,这是大家默认的,其他人的九九也全都挑得很合适。
除了纱绢布料,苏信白正用着的竹衣、摇起来散发木香的檀香扇、装冰降温用的冰盆、避暑的香珠等东西,秋华年也都各挑了一些。
这些货都是祝家商队打南边采买来,还没送去各处铺子,最顶尖的一手货,秋华年买得多,受祝经诚嘱托的商队负责人打了个折,几乎算是南边的原价了。
天气一热,人就爱吃冰,古代虽没有现代那样琳琅满目的雪糕,但冷饮是有的。
其中有一道酥山,是将冰用刨刀刨成细细的碎末,在大盘子里堆成山的形状,然后浇上浓郁的牛乳,再添加一些时令水果。
吃的时候用勺子挖一勺,冰冰凉凉,奶香浓郁,还有水果的清甜,一点也不比后世冷饮店的冷饮差。
秋华年惦记着要吃酥山,专门定做了一只大的刨冰刀,试做的时候,不光孟圆菱不出门看生意专程等着,连苏信白都闻讯来了。
“我不信祝家没有酥山吃,难道是我家的能更香不成?”
苏信白解释,“一个人吃没意思,也吃不了那么多。”
点墨在旁边笑道,“哥儿这几日吃不下饭,每顿都要大公子哄着吃。今日原本说好要出门逛逛的,结果大公子突然有事走了,哥儿不爱在家里待,想起乡君家要做酥山,索性来了。”
两家人太熟了,没有外人,点墨说话很随意。
“原来是大公子不守信用,我这儿是个备选。”
苏信白清冷的脸上有些不自在,还好秋华年没有继续调侃。
“正房用了冰,我们去里面坐吧,你来得正好,酥山已经在做着了,待会儿就能端上来。”
几人去正房坐着,不多时候,金婆子就端着一大盘酥山上来了。
晶莹的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