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沧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378章 沧州</p>

    十月初十,十二团北上。</p>

    经十余日跋涉后抵达相州,博物院李大家一行驻留当地,秦大川向相州知府递交河南路安抚使陈景彦亲笔书信一封。</p>

    信中内容便是请当地衙门协助、配合李大家的考古工作。</p>

    秦大川留下一连军士负责护卫,随后继续前进。</p>

    随行士子自打离了淮北地界,便感受到了强烈反差。</p>

    因商贸的溢出效应,越靠近淮北的府县越繁华,反之亦然。</p>

    总之,一路行来,大体上是一个从繁荣、安定的富足之地逐渐走向凋敝、失序的过程。</p>

    特别是过了黄河,入冬后河北大地满目破败枯黄.</p>

    近年来淮北军在河北路活动频繁,落了个偌大好名声。</p>

    当得知这支步伐整齐、雄壮威武的行伍是淮北军后,不少百姓大着胆子站在路旁观望。</p>

    比起淮北,此地百姓一个个衣衫单薄、瘦骨嶙峋,毫无生气,竟有些孩童在初冬季节光着脚。</p>

    难以想象,苦寒冬季他们如何熬的过。</p>

    士子队伍中,有淮北当地士子、有东京发配至淮北改造的士子,亦有周国士子,不管他们立场如何,是否认同楚王所作所为,但他们尚未经过‘仕途’大染缸的熏染,多怀有赤子之心,见当地百姓惨状,不禁心有戚戚。</p>

    十月二十三,第十二团夜宿河北路中部的平恩县外,随军士子中的周国士子魏明甫、东京士子黄师虔等二十余人一同求见秦大川。</p>

    召人进帐后,听黄师虔吞吞吐吐说了诉求,秦大川差点没忍住骂人。</p>

    黄师虔等人见当地百姓困苦,竟想让秦大川划拨部分军粮分发给百姓。</p>

    “你们是想让王爷要我的脑袋么?”</p>

    军粮不足额、逾期,都是大罪,秦大川只觉这帮人读书读傻了。</p>

    可周国士子魏明甫却振振有词道:“素闻楚王爱民如子,他若见了此地百姓食不果腹,定然不会怪罪将军。”</p>

    “哈哈哈”秦大川气急反笑,“这军粮是前线将士的活命粮!御敌国境,是我等武人职责,但怎样让百姓吃饱饭,却是你们这帮读书人的事!你们治理不好地方,却要我从将士嘴里抠粮,世间哪有这等道理?”</p>

    这话说的不错,各地文官被称为一地父母,治下百姓饥寒交迫,自然是他们的责任更大。</p>

    都说天下士人一体,官员无能,他们这些士子脸上也无光。</p>

    士子们异想天开的‘借军粮’一事未能如愿,且被秦大川指桑骂槐骂了一顿,士子们暗暗憋了口气,只待到了河北路北部,用心做出一番成绩,好为天下士人正名!</p>

    往北再行两日,天气愈发寒冷。</p>

    二十五日,队伍进入阜城界</p>

    却和河北路其他府县宛若两个世界.当地虽还不像淮北那般盖起大量新房,但肉眼可见的活力生气却充斥在田间地头。</p>

    通畅充沛的灌溉沟渠、垄沟规整的田块、组织有序的村民</p>

    虽然大家都是头一次来河北路,但淮北士子已见怪不怪.似乎认为,在淮北系治下,此地本应如此。</p>

    可东京、周国士子却惊愕不已明明只和平恩县隔了一百多里,两地怎就天差地别呢?</p>

    陈初在城南十里相迎,秦大川受宠若惊。</p>

    以陈初如今权势,原本不必如此客气,他执意如此,只因欣慰.就像是在外地打拼时,故乡亲人带着家乡特产前来探望、支持一般。</p>

    此次北上支援,除了第十二团,还有陈初急需的村官、民夫,将这些人打散进驻各村,无疑是建立基层动员、组织能力的最迅捷法子。</p>

    民夫中,还有一支三百余人的妇人队伍,组成人员多是军眷之类的积极分子。</p>

    若仗真打到了需要坚壁清野的时候,人口占一半的妇人同样需要组织起来,做些后勤保障、伤员看护的工作。</p>

    这些淮北妇人大多在桐山之乱、淮北之乱中参与过妇女组织工作。</p>

    有她们在,可大大缓解将士后顾之忧。</p>

    当日,眼见家乡来人,河北路淮北军军心大震!</p>

    下午时,陈初召集秦大川、陈英朗等人同河北路文武开了场简短会议。</p>

    陈初根据刚刚收到的情报向众人通报了目前局势,“.金国朝堂争论至今,尚未确定主帅,总之,近一两个月,金国援军难以抵达,我军要趁此时机抓紧修葺城垣、广掘地道,组织民壮训练”</p>

    这个消息,让陈英朗有些意外.金国之所以能横扫辽周,靠的正是那来去如风的强大机动能力。</p>

    可齐金边祸至今已月余,金国竟连主帅都没确定,委实不应该。</p>

    他想不明白的事,只因为陈初没有将金国内部情况全盘托出</p>

    金帝碍于兵马元帅、海陵王完颜亮声势威隆,此次边祸不愿前者再借此掌兵。</p>

    金帝欲推举对其忠心不二的完颜宗弼为主帅,可宗弼年迈,近来多病金国勋贵多不同意此项任命。</p>

    双方便尬在了当下。</p>

    只是这些金国朝堂机密,陈初不能说的太明白,不然金国暗线有暴露之虞。</p>

    “但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对岸尚有汉、渤、女真等金军近两万人。再过几日</p>

    ,界河封冻,我军无险可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