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遇事不决,量子……化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与此同时。

    京城郊外,怀柔科学城的一间会议室里。

    “开始吧。”

    常浩南的声音平静得听不出情绪。

    在东风-17公开展示之后,上级震惊于其产生的巨大正面影响,因此而大幅度提升了倾注在吸气式高超音速飞行器领域的研发资源,整个项目团队的权限也随之而水涨船高。

    但随之而来的,也有无形的压力。

    现在,更先进的吸气式高超音速导弹卡在了“凌霄-1“发动机的散热问题上,确实是大家之前都没料到的情况。

    刑牧春推了推眼镜,打开了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五组复杂的流道结构图和数据曲线:”按照上次会议的要求,我带队尝试了五种不同的冷却流道优化方案。”

    红色激光笔点在图表上,“方案三表现最好,在物理尺寸不变的前提下,燃料停留时间延长了3.5%。”

    他没有给出任何评价,但会议室里已经响起轻微的叹息声。

    受制于测试条件的限制,超高速空气动力学数据本身的一致性就相对较差。

    3.5%,只能说将将突破了“随机误差”的范畴。

    “这远远不够。”常浩南放下笔,“JP7燃料的热沉潜力在这种条件下只能发挥65%左右,延长3.5%的停留时间对冷却能力的提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坐在刑牧春旁边的总体系统工程师李敏迅速调出另一组数据:

    “在工建委李主任的协调下,我们通过化工系统的几个研究所,测试了七种高热沉值燃料。”她指向一组红色曲线,“但表现跟JP7和JP8都没什么本质不同,而且成本还更高。”

    在获得了大量的额外资源后,姜宗霖回到自己的老本行,重新牵头负责下一代JF系列风洞的研发,于是原本负责协调风洞测试与验证机开发的李敏就顺位“继承”了第二副总师的位置。

    “而且会带来积碳问题。”常浩南直接指出了要害,“这些燃料的组分都过于复杂,模态转换过程中,积碳有可能直接导致发动机失效。”

    会议室陷入了片刻间的沉默。

    “各位,我们可能走错了方向。”

    常浩南起身来到一面白板旁,笔尖在板上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

    “单靠优化流道或者寻找现成的高热沉燃料,恐怕难以满足马赫数10以上的冷却需求。”

    在小黑板上写写画画是他从90年代带过来的习惯,只不过与时俱进换成了粉尘更少的版本。

    他画出一个分子结构简图:

    “从化学角度看,裂解反应遵循自由基机理。整个反应速率由最慢的步骤决定——在这里,是C-C键断裂产生烃基自由基的过程。”

    随后,是一个更复杂的示意图:

    “如果我们向碳氢燃料……在这里我们就以正庚烷为例,中添加一种物质,它的活化能比碳碳键更弱,能在较低温度下优先断裂产生自由基……”

    他手上的动作稍慢,这会儿才画到一半,所以说完之后没有马上开始下一句话。

    但下面已经有人猜到了后面的内容:

    “引发剂……“

    是栗亚波。

    他面前的咖啡杯已经空了,眼睛却亮得惊人:“硝基乙烷!”

    现场并没有太多化学专家,但对于成天接触的一些性质还是了解的。

    很快有人疑惑:

    “可是我记得……碳-氮键的键能应该是比碳碳键更强的?”

    这一次,常浩南直接跟上了回答:

    “碳-氮键确实更加牢固,但自由基分解反应所需活化能不会超过200kJ/mod,所以硝基乙烷确实满足我们的要求。”

    他快步回到电脑前,在屏幕上调出数据库:

    “唯一的问题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结果决定了,燃料成分改变可能直接导致燃烧特性变化,不像常规航发那样直接往里兑添加剂就行……所以,得先在相对保守的条件下安排一场测试。”

    ……

    三天后的凌晨4点17分,风洞实验中心灯火通明。

    常浩南站在控制室的防爆玻璃前,注视着技术人员将“凌霄-1“发动机模型安装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