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琴非琴画非画(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nbsp; “那今日被通缉,王俊之却不跑路,第一时间找你,又是所求何事?”</p>元怀民沉默了下,答:</p>
“此前将我引荐菊华诗社,认识了小公主殿下,有了些交情,他最近追问我,关于陶渊明其它孤篇辞赋的事情,特别是那篇归去来兮辞……”</p>
“你怎么回答的。”</p>
“本就不知道,还能怎么回答?”</p>
元怀民苦恼道。</p>
欧阳戎重新站起身,走到门口,出去之前,平静问道:</p>
“我还有最后一问,怀民兄是怎么猜到,他离开你这里后,会去浔阳王府。”</p>
元怀民犹豫道:</p>
“从朋友情义上,我劝他跑,当心朝廷逮捕,他却闲庭散步般悠哉喝茶,用手帕擦手,还对我说,今日是个好日子,何跑之有。”</p>
语气颇为无奈:</p>
“他说要去做一件重要的事,他来到浔阳城,就是在等今日……</p>
“还许诺我说,要不了多久,我这江州司马的职务,便会拥有实打实的权力,再以后,元氏也不再是京兆小族,我元怀民之名,定能上族谱前列。”</p>
“那么怀民兄心动了?”</p>
“没有,其实……我并不在意这个的。从始至终,都只是因为朋友情谊,应帮尽帮。”</p>
“我懂了。”</p>
欧阳戎点头,重新带上毡帽,转身走出主屋门。</p>
门外等待的燕六郎跟在他身后。</p>
就在二人即将走出院门前,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呼喊:</p>
“良翰兄。”</p>
“嗯?”欧阳戎微微顿步。</p>
“在下愚昧,对国事迟钝……这次李公、杜兄在桂州做的事情,是不是会影响很多很多人,比洪州的蔡勤还要严重?”</p>
欧阳戎点头:“会死些人。”</p>
“咱们江州是不是也首当其冲?”</p>
“嗯。”</p>
元怀民沉默了会儿,认真道:</p>
“我担心无意中办了坏事……</p>
“良翰能不能将我今日告知之事,上报朝廷,不过能否不提我名字,找个由头,主要上报那古怪的画与游记。”</p>
欧阳戎笑问:“怀民兄胆子这么小?”</p>
元怀民感慨:“还是良翰兄懂我。”</p>
“也行。”</p>
欧阳戎回过头,深深看了元怀民一眼,倏忽道:</p>
“怀民兄的名字没有取错,取得还挺好,人如其名,说起来,还挺适合上族谱。”</p>
元怀民拉着一张苦瓜脸,摆摆手:</p>
“良翰兄还是饶了我吧,勿开玩笑。”</p>
顿了顿,他指向燕六郎手里的琴盒:</p>
“忽有雅兴,可否留下出,借我弹奏。”</p>
欧阳戎头不回道:</p>
“下次吧,此琴,我今日有用。”</p>
离开元怀民的院子,欧阳戎收敛笑意,一路沉默,登上马车。</p>
“明府,咱们现在去哪?”</p>
捧着琴盒的燕六郎问道。</p>
“浔阳王府。”</p>
欧阳戎坐在马车内,闭目思索,答了一句。</p>
燕六郎本要应声,旋即一愣,看了眼灿烂的日头,担忧问:</p>
“明府,咱们大白天的,直接去,不好吧,人多眼杂。”</p>
欧阳戎摇摇头:“都到现在这样了,没事的,去吧,无所谓了。”</p>
“好。”燕六郎点头。</p>
欧阳戎却遽然道:</p>
“等等,你别一起去,我自己去。</p>
“六郎,你回槐叶巷候着,若是薇睐有事禀告,你要第一时间过来告诉我。”</p>
“明府是说秦将军那边军府有变……”</p>
燕六郎住嘴,用力点头:</p>
“是,明府。”</p>
马车继续行驶。</p>
燕六郎中途离去。</p>
只剩随从车夫与马车内闭目的某人。</p>
欧阳戎自语:</p>
“终南山道士……终南山最声名远扬的,是一座显世上宗,楼观道派,难道有渊源?</p>
“这位吴道士,与李正炎离去时随口提过的、那位说东南有王气的终南山道士,又是何关系,还是说,仅仅巧合……</p>
“另外,吴道士出现在二圣临朝时期,入宫作画,那时高宗还在,乾统尚在,算是大乾臣子……</p>
“说起来,他归隐消失的时候,好像正值高宗离世,卫后废帝,临朝称制之际。”</p>
他忽又记起小师妹提过的南北道派的事情,推断:</p>
“都说北楼观,南三清,盘踞关中的楼观道派比南方三清道派还要显赫,擅长观星望气,曾在随朝末年,扶龙离氏,遂成大乾国教。</p>
“而改乾为周以来,道家一直被崇佛的女皇陛下打压,楼观道派应该首当其中……</p>
“所以李正炎正好高举匡扶离乾的旗号,难道是得到了楼观道派暗中支持?东南有王气,也是他们透露的?”</p>
一念至此,欧阳戎深呼吸一口气:</p>
“目前已知的是,那副桃花源图,应该是失踪已久的吴道士,或他所处的一方,交给李正炎的。</p>
“有何用处?</p>
“充当见面的信物吗,可此次匡复离乾,又与三百年前北魏皇族的后裔有何联系,难道王气是指元怀民?</p>
“不对啊,北魏皇族都是多少年前老黄历了,除了天下佛门还念着昔日崇佛建寺的拓跋氏的好,天下士民、五姓七望早就忘光它了,正统性甚至不及卫周。</p>
“李正炎为何特意跑来找他,还求问元怀民家正好收录的桃花源记孤本,是何目的……求那篇归去来兮辞,我倒能理解,求桃花源记……</p>
“二者看样子还同等重要?可剑诀总不至于有重复两篇吧。</p>
“若是如此,已经从元怀民口中得到桃花源记原篇,王俊之还反复来问归去来兮辞做何?”</p>
一通分析后,欧阳戎逻辑暂时陷入死胡同。</p>
这时,他却想起,那日陪吃闭门羹的李正炎离开浔阳王府,路上李正炎好像随口提到过陶渊明,笑语自比。</p>
当时只道是寻常啊。</p>
欧阳戎揉了把脸:</p>
“陶渊明啊陶渊明,若是其它旧日名士也就算了,你却是曾自创寒士剑诀的传奇剑主。</p>
“眼下看来,李正炎他们很可能也知道这层身份,不知道是不是受高人点拨,找寻起了归去来兮辞。</p>
“而寻找剑诀,必然是与鼎剑相关。</p>
“难道说,是传说之中南北朝时遗失的那一口……寒士?”</p>
欧阳戎呢喃:“桃花源记吗……”</p>
沉默许久,他点头:</p>
“至于李正炎认定的江州王气是什么,观王俊之言行……已经显而易见了啊。”</p>
欧阳戎掀开车帘,目光投向远处修水坊,蓦然出声:</p>
“车再快点。”</p>
“是。”</p>
马夫连忙扬鞭,车轮滚滚驶向浔阳王府。</p>
卡文,抱歉晚了点……晚上应该也没法准时十二点了呜呜呜(or2)</p>
(本章完)</p> <a style="font-size:16px;" href="javascript:%24('body,html').animate(%7BscrollTop:0%7D,100);↑返回顶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