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 蓝血(4k)(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但是娄晓娥不知道的是,高振东在某些方面,堪称人形许愿机。

    听了娄晓娥的话,高振东心里一下子闪过了一点什么。

    脑子好痒,要长知识了。

    高振东想起来了,还真有这么一种东西,是能达到娄晓娥的期盼的,虽然说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铺开用,因为这玩意是生物制品,其来源有限,但是掐一下生产厂这种源头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离高振东本专业十万八千里的东西他怎么记得住,这就不得不提这玩意儿的特色了,那就是一个字,怪!

    长得怪,名字也怪,读音也怪,血液还怪,效果也怪……

    任谁只要看过一遍有关这玩意儿的科普,基本上就不可能忘记得了。

    这就是鲎(hou,后)!

    这东西长相清奇,名字古怪,血是蓝色的,而且有个神奇的特性,对细菌感染极度敏感,但凡有那么一点点污染,这货的血就会变成变成胶状,非常灵验!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东西在几十年后数量越来越少,不是我们吃完的,而是被抽血用于医疗抽光的,而且是全世界都在抽。

    即便数量少了,也还是在抽,因为暂时没有替代。

    但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使用和保护是两条并行不悖的道路,先想办法用起来再说。

    看见高振东脸上熟悉的笑容,娄晓娥像是明白了什么。

    难道还真行?

    高振东一边搀着娄晓娥上车,一边笑道:“你还没别说,这事儿,在某种程度上也许能行。”

    “真的?你有什么办法?”娄晓娥惊喜的问道。

    高振东一边从另一边上车,一边道:“只是也许。我曾经听到过部队的同志说,有一种动物很奇怪,如果把它的血放进干净盆子里,那血就不会有什么变化,要是放进一些明显脏污的容器里,很快就会变成半凝固状态……”

    高振东信口开河,反正这里只要引起娄晓娥的兴趣就好了。

    娄晓娥的注意力果然被他的话给吸引了过来:“真的?你是听哪儿的人说的?这是什么动物?”

    高振东面不改色心不跳:“粤东的同志,他们那儿什么都吃,所以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见得多一些。”

    好吧,为了医学的进步,高振东顺手坑了粤东的同志们一把,实际上他并不知道这东西是哪儿的人会吃,专门去查那也太浪费了。

    委屈粤东的同志们了。

    “粤东……那就是靠海咯?海边的?”娄晓娥对粤东,印象最深的自然也是海边那一段,毕竟到了几十年后,很多人想起粤东,也就只会想起海边那一片,靠北的山区下意识的会忽略掉。

    高振东点点头:“嗯,对,那东西挺奇怪的,名字也奇怪,叫‘厚’”。

    “厚?难道长得像个厚厚的磨盘子?”娄晓娥对这东西同样是一无所知,主要是太偏门,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厚厚的磨盘的形象,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高振东摇摇头:“圆是有点圆,但是不算厚,是这样的……”

    高振东把“鲎”字写给娄晓娥看,然后又大致画了一下。

    “咦,这玩意长得好奇怪。”娄晓娥皱了皱鼻子,高振东心道,海里长得稀奇古怪的东西多了去了,像石头鱼,都已经尽量长得丑而且还带毒,但还是被端上了餐桌,而且价格还挺贵。

    “就是这个东西,反正我觉得它的血液在特定环境下会变成半凝固状态这件事情,你倒是可以跟进研究研究,如果没结果,也没什么损失。而且这东西的血是蓝色的,神奇吧?”这件事情自己不干,外国人也要干,不如自己干。

    此时,实际上对鲎试剂的研究在国外已经从50年代末期就开始开展了,只是还没有出结果而已。

    “可是这东西去哪儿找啊?”娄晓娥倒是有些心动,血是蓝色的?那就说明它的血和普通动物的血是有很大不同的,加上刚才高振东说的情况,研究下去没准还真有什么发现也不一定。

    高振东马上拍起了胸脯:“这事儿你交给我来办,我给你弄几只过来。”

    农口,一位同志看着手上从全国科技院数理化学部发来的一封邮件,有点愣神。

    虽说渔业现在的确是分到农口在管,但是全国科技院的数理化学部专门发文请求协助要这东西,也的确是有些奇怪。这东西和数理化也不沾边啊,难道是哪位科技委员同志嘴馋了?不至于不至于……

    烫知识:鲎是真的能吃,据说味道还不错,但是吃多了铜中毒,至于哪儿来的铜,猜猜这货的血为什么是蓝色的?

    不过奇怪归奇怪,但事情还是要办的,这是正式行文来的协助请求,还得认认真真办。也许和化学有点关系吧?对鲎比较熟悉的同志心想,毕竟这东西的血一看就不简单。

    不就是几只鲎嘛,好说好说,而且特别好说。

    出乎高振东和娄晓娥的意料,几乎就在第二天,他们就收到了一大盆圆圆的东西,还能爬!

    因为全球四种鲎里,其中有一种,就分布在薄海和浑海,近得很!当然,高振东说粤东的同志吃鲎,也大致没说错,因为另外一种鲎——南方鲎就在粤东有分布,以粤东同志的本事,大约是逃不过下锅的命。

    不管怎么说,这可是全国科技院点名要的东西,农口的同志一个电话过去,当天晚上薄海边的同志们就开始张罗这事儿,第二天就送到了。

    “这么快?”两口子都有些惊讶。

    送东西来的同志是防工委的,心道,为什么这么快,你自己心里还没点儿数?

    高振东倒也不纠结这个,伸个脑袋到院子里,大叫一声:“傻柱!来来来。”

    娄晓娥对这东西的解剖结构完全不熟悉,要取血,估摸着还是傻柱这个厨子比较专业。

    傻柱循声过来一看,乐了,还别说,这玩意他还真会处理,虽然不熟悉,但是会。

    毕竟京城离薄海也不远,作为大厨,出去给别人整治席面的时候,也少不得要碰到这种稀奇古怪的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