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耕田,原来是要农具的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自驾大明,创到朱重八》全本免费阅读.cc

    “什么,要我去耕田?!”

    有个看起来也就将将成年的少年站在了殿内,一脸大无语的样子。

    “什么?让四弟去耕田?!”

    而朱标,在旁边,比朱棣还要无语。

    他们三人方才还在完善那内阁制的细节。

    突然朱元璋问了下陪侍时间,就说要急召朱棣过来这里。

    然后,便是开口就是让他去种地。

    倒不是说朱棣他娇生惯养,恰恰相反,朱棣可是打小就接受了严格的教育,穿麻鞋和普通士兵一起练习武备,就是他的儿时记忆。

    略微长大点,又被他老爹朱八八三次派驻到中都凤阳,不仅要练武,还要去体会一些民间的生活。

    只是,明年满20岁他就要去北平封地就藩了啊,这个节骨眼,去耕什么田……

    所以,朱棣和朱标,都想要一个解释。

    “对了,伯温,好像还没和他们说是吧。”

    “是的陛下。”

    两个老头呵呵一笑,把站在一旁的朱棣和朱标,弄得更加满头雾水。

    “老四,咱叫你去耕的可不是普通的田啊,那可是我们大明未来的根基啊。”朱元璋眯起了眼睛。

    他说的是实话,如果按照朱安宁所言,亩产如此夸张的两种作物,将是未来大明的重要基石。

    民间饥一顿饱一顿的状况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自己这个皇帝老儿当年起兵造反,不就是为了一口饭么。

    人人有饭吃,未来还会有谁去造反?

    “父皇……是伯温先生寻到龙脉了?”

    朱棣眼神一凛,瞄了眼一边站着的刘伯温,他发散性地想到了一些民间传说……

    “什么龙脉?”朱元璋愣了半晌,然后便也是知道了自己的儿子大概是会错意了:“我叫你去耕的,就是真正的田,什么龙脉不龙脉的!”

    “啊,父皇?虽然您教导过我们要做到民间细事,无不究知,但是叫我去……”

    “一位名叫朱安宁的域外行商献了两种新作物,一种名番薯,亩产10石,一种名土豆,亩产7石。”朱元璋只是淡淡地把话说完。

    然后,便看见了朱棣瞳孔放大了好几倍。

    他一把扯住了朱元璋,像是不可置信般又重复问了一句:“父皇你说多少石?!”

    朱标,则相对比较稳重,没有太过失态。

    “老四,稳重点,你看你大哥,有你这么咋咋乎乎的么?!”朱元璋盯了眼朱棣,又对朱标点了点头,似乎是很满意他的表现。

    只是朱标自己心里知道……他今天已经被震惊太多次了,这个新作物的事情确实也很震惊,但是……他已经被震麻了啊……这哪是稳重,这只是麻木了而已。

    “父皇,这么逆天的作物?真的存在?”朱棣依旧还是有些不信。

    要说朱元璋,在最初时,也是觉得这作物的事情有点悬,只是今日听了朱安宁的内阁制,不自觉已经对他多了点信任感,心里自然觉得,这10石之数,大概是大差不差的了。

    “那作物,咱和诚意伯都吃过其中一种,味道上佳,要说亩产究竟是否有十和七这个数,不就正是你要去做的事情么?”

    朱元璋拍了拍朱棣的肩膀。

    说实话,他还是很看重这个老四的,不然也不会三次派他回凤阳驻守了。

    “父皇,您的意思是,所谓的耕地,其实就是确认这两种新作物的亩产?”

    “除此之外,好好向那献新作物的朱安宁学那作物的耕种之法……不对,不仅是耕种之法,他可是有很多东西值得你学的。”

    “父皇,域外行商……能有什么学的啊?学会那耕种之法不就好了么?”

    朱棣算是听懂了他老爹为什么说他要做的事情是大明的基石了。

    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对于耕地这种事情,他倒是没有多少抵触之心了。

    毕竟,他小时候也是吃过很多苦头的。

    但是你说要跟一个域外行商学其他东西,就有些搞笑了吧。

    他行军布阵,武艺,都是当朝那几个最能打的大佬们教的。

    文这一块,当年大本堂,朱元璋请了多少大儒来给他们这些皇子上课?

    所以这朱安宁是武比得过那些大佬,还是文比得过那些大儒啊?

    看着朱棣一脸不服的样子。

    朱标也好,刘伯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