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看人头多,还是我老朱刀子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自驾大明,创到朱重八》全本免费阅读.cc

    朱安宁,对于造船是有执念的。

    想必任何穿越回来的国人,都有执念吧。

    大航海时代,我们是被抛下的那个国家。

    在各种技术,交流,突飞猛进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彻底被抛下,最后迎来了屈辱的100年。

    若是没有遇上伍文。

    他不会这么着急。

    毕竟,他就是个远离权力中心的地主而已。

    而现在,太子身边的人,就这么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总不能放弃吧。

    所以他才又再次凑到了朱标的身边。

    重新提起了造船的事情。

    朱标也是没想到朱安宁会重新提起这件事情,也是多少有点意外。

    “虽然那些地方的特产,真的很吸引人……但是安宁小弟,你得知道我们如今的国库……”

    国库?

    又是缺钱是吧……

    朱安宁也是被这个说法整得想挠头。

    之前他觉得朱元璋太暴虐,老是乱杀人。

    但是现在,他又无比想让朱元璋快点宰几个贪官……充下国库嘛……

    话说,那郭桓案,能不能提前一下嘛。

    把那几个贪污的侍郎,和勾结他们的地主一宰,还愁没有银子?

    ??????????

    “毛骧,胡惟庸的那些破烂事,你整理得不错,现在咱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你去办。”

    殿内,正有个人跪在下面,静静地听着朱元璋说话。

    “永昌侯家,有一批石膏,准备运往江南,你带人跟下去,然后,查清楚,谁拿了石膏,拿了石膏的人,和朝中大臣,地方官员,有无关系。”

    这个旨意并不精确,相反,是个很笼统的命令。

    但是听令的毛骧知道,越是笼统,牵扯越大,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或许是一件大事啊!

    “遵命!”他连忙领了命,然后告退。

    只留下朱元璋还呆在殿内。

    方才他已经和阁臣们处理完了今天的机要,然后抽空开始调查石膏的动向。

    最后,他踱了几步,还是没有坐下。

    “召,诚意伯,曹国公进来……把韩国公也叫来吧。”

    他开口向门口的太监喊道。

    随后自然是小太监跑向远处的声音。

    伴着这脚步声,朱元璋终于可以坐下休息一会。

    最近的国事因为朱安宁的提议,而变得有些纷乱。

    其实不要说朱标累,连他都有点吃不消,这还是在有阁臣的情况下……

    而不等他歇息多久,,被召的几个人,很快就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行了行了,不用那么多礼了,坐吧,今天叫你们几个过来,就是商量下粮草的事情,保儿,这事之前一直都是交予你去办的,怎么样?”

    朱元璋处理事情向来直接高效,他等几人落座,就直接发问。

    而这粮草事情,三人皆是立马听懂了,指的是北伐的粮草。

    作为参加过前两次北伐的大将,李文忠对粮草一事,那是再熟悉不过。

    “禀陛下,北边的几个粮仓,已经补齐,未来需要随军的物资,也已经备好,随时可以出发。”

    历史上的第三次北伐,应该是洪武十三年,北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领上万人在和林屯扎,怀疑有南侵动向,才让朱元璋派出军队前去击破。

    而现在,洪武十二年的朱元璋,已经在朱安宁的刺激下,等不及了……

    这战争的发动,已经偏离了历史的轨迹。

    但是,却也是计划周详。

    第三次北伐由刘伯温提起,在胡惟庸被杀之后,那是朝野再无人反对。

    而还在训练的边军的徐达,汤和,也被他陆续叫回,也交代了这北伐势在必行的决策。

    随后,更是带着预备这第三次北伐的李文忠去看了朱安宁的新粮,让他不必有那么大负担。

    现在最后欠缺的就是北元的动向了……

    所以他才抓了刘伯温和李善长也一同前来。

    作为朱元璋麾下的两大谋臣,一把年纪也得发挥下余热嘛。

    几人就在殿内直接商量了起来。

    朱元璋还展开了一堆北边发来的秘报供他们参考。

    这是一场阔别了七八年的战斗,很快他们就从怎么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