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喝酒再谈些烦心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r />     “父皇,如果四弟和朱安宁的说法真的没问题的话,这事需要尽快确定。”

    “嗯,宜早不宜迟,虽说第一批军械是赶不上北伐了,但是如果战线拉长了,这北边突然多个能用的矿,也是极好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同意了朱标的意见。

    此时的朱棣也终于是松了口气。

    他急赶慢赶跑回来,就是为了把这件事情告诉他父皇和大哥,现在来看,没白跑。

    “呼,父皇,大哥,这铁矿一事,如果定下来,我就先回去了。”

    朱棣正欲转身,朱标却突然开了口。

    “四弟且慢!”

    这一声叫停,不仅叫住了朱棣,也引来了朱元璋的目光。

    只见朱标浅笑着示意朱棣不用紧张,然后才开口说道。

    “我今儿让那宋慎去给我送了口谕,顺便给了那地契给朱安宁。那宋慎回

    来还汇报了一件事。”

    朱标顿了顿。

    吊住了朱元璋的胃口。

    只是这是好大儿,不是老四,所以他也没有开口训斥。

    而是静静地等待朱标继续说下去。

    “事?大哥是说永乐庄的事么?”

    “不然呢。”只见朱标笑了笑,说了下去:“宋慎说那永乐庄,搞了个学堂。”

    “大哥,这事许久之前我就交代戚叔汇报回宫了才对啊。”

    “嗯,我和父皇都知道,但是那宋慎不知道啊。”

    “哦对对。”

    “所以呢,这宋慎啊,那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啊。”

    “啊?”

    “啊?”

    不只是朱元璋,连朱棣,都满头问号。

    “他说,永乐庄的乡学,不教四书五经,不教大家诗词,在那教什么肥料,这简直不可理喻。”

    “啊……”这是朱棣发出的第二声啊。

    这是降调的啊。

    听朱标这么一说,他是马上知道发生了什么。

    表情变得有些哭笑不得。

    宋慎,他是认识的,毕竟宋濂是他们皇子们的老师。

    当代大儒啊。

    那大儒的孙子,也是儒啊,看不起这些所谓的旁门左道,那再正常不过。

    但是朱棣可不会这么想,或者说,包括朱棣在内,朱?和刘家兄弟,甚至是李景隆,都不会这么想。

    他们早就接受了朱安宁的那套,关于农家有重要的思想。

    这全依赖晚上朱安宁的授课,从技术到思想上,全方位的改造了他们。

    “一国之本,是粮,是民,我并不觉得面对农家孩子的乡学讲肥料讲耕种技术有什么问题。”

    隔了半晌,朱棣小声回了话,似乎是怕触怒朱元璋般,他说得很是小心翼翼。

    这话语,不仅让朱标有些意外。

    连朱元璋,都露出了不一样的神色。

    他往前只觉得这四儿子,确实也还不错,文尚可,武也不错,做事靠谱。

    但是今天这话,就有意思了。

    “学堂,那是读圣贤书的地方,你觉得是该讲什么耕田的地方?”站在一边的朱元璋,突然开了口。

    态度似乎有些反对。

    这让朱棣的压力一下就大了起来。

    但是,他却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意见。

    “农家的孩子,本就没有多少机会走到更高的位置,任何时代,出人头地都是极少数,就算是认真学个七八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最终只考个秀才的人也大有人在,更遑论现在没有开恩科。那现在教他们更实际的东西,绝对是没有错的,活下去是第一要务,活得好是在活下去基础上,才能考虑的事情。”

    他说得有些轻声细语,声调都不敢喊得太高。

    对着老朱,朱棣很紧张,特别是在反驳自己父亲的时候,他就更紧张了。

    只见朱元璋,本还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却在朱棣话音落下的那一刻,突然,笑了起来。

    笑得朱标和朱棣,都有些猝不及防。

    “很好,这话,应该是朱安宁说的吧,老四,你认可么?”

    “禀父皇……我认为,朱哥说的,很有道理。”

    “岂止是很有道理,是太他嘛有道理了。”朱元璋笑骂了一声:“世人都知道读书好,读书读取功名更好,但是田地该谁去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