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孩子不懂事,不会说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自驾大明,创到朱重八》全本免费阅读.cc

    能顺利背完,胡修道和柳文自然是兴奋。

    但是朱安宁和朱棣多少还是有些不满意的,毕竟没有做到顺畅背完,居然磕磕绊绊的。

    看来还是打得少了。

    所以当胡修道和柳文咧嘴回头看朱安宁和朱棣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两人狞笑着,甩了甩树枝……

    至于方孝孺,他还在惊讶之中,说是非常震撼也没有,毕竟就是背出来了而已。

    站在他身后的宋濂,则是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情感上他肯定是站在方孝孺这一边的,但是作为明朝礼法的奠基人,宋濂依旧是对两少年能把论语学而篇给背下来表示赞许。

    他悄然向身边的宋慎问道。

    “这两少年,之前真的是没学过论语?”

    宋慎嘴巴还在张着,他和方孝孺一样惊讶。

    “爷爷,这两少年,前些日子,还在学堂里识字啊……”

    他说得婉转。

    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这胡修道和柳文,是绝不可能说正儿八经学过论语的。

    宋濂原来只是点头,而听完宋慎的话之后,也是微惊。

    他抬头看向了正在狞笑着挥舞手中树枝的朱安宁。

    怎么也没办法和什么名师大儒绑定在一起……

    所以,这朱赞读,是怎么调教好这两个农家少年的呢。

    此时的宋濂,多少有了点好奇的感觉。

    一边的马皇后,她也是颔首表示认可。

    虽然她不太了解朱安宁和方孝孺的恩怨情仇,但是这两农家少年,能把论语学而篇背出来,已经是相当了不起。

    要知道,古代读书,可是特权。

    一般家庭,是根本没有机会的,这会损失掉一个重要的劳动力,且最后读书的结果,往往是不太好的。

    每年能够金榜题名的人能有多少嘛。

    更遑论现在朱元璋,已经把恩科给停了。

    这更显得胡修道和柳文的可贵。

    之后朱怀静在一边哼了声。

    “有什么了不起嘛……背成这个样子,我也能背啊!”

    她轻哼着,攒起眉头的样子很是可爱。

    赵集在一边听了,也是微微弯了腰,笑着回了朱怀静。

    “公主,这两少年,恐怕是连字都认不全,但是却能把学而篇给背完,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

    赵集是知道永乐庄的具体情况的。

    流民的安置,是由户部主导的,但是工部也参与了其中。

    比如安置灾民草房的建设,和定期口粮的发放,他们工部就需要协调其中。

    所以他也是知道这永乐庄,其实就是灾民安置点。

    能出这两个能背诵论语的少年,已经相当厉害了啊。

    只是赵集的解释,并没能完全说服少女。

    朱怀静依旧是嘟囔着想反驳,只是最后被马皇后碰了碰肩膀,她最终还是没有再言语。

    过了这么些时间,方孝孺也是缓了过来,他收起了惊讶的神情。

    点了点头,也算是认可了两人的背诵。

    “准确无误,那,我是否可以继续提问?”他拱了拱手,既是向着胡修道和柳文,也是向着朱安宁。

    朱安宁撇了撇嘴,突然觉得这赌局真是无聊。

    本来就是气头上答应下来的。

    现在来看,赢了的话,也就是赚了个看着就不是什么优良劳动力的方孝孺而已……

    感觉不是很值当啊。

    于是,兴趣索然的朱安宁,是摆了摆手,示意方孝孺继续。

    这般做派,方孝孺自然也是看在眼里,那是多少有点恼火。

    只是现在不仅是恩师在场,马皇后、工部侍郎赵大人和小公主都在这里看着,他也不敢表现得太过出格。

    便只得压着怒火,开始想问题。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何解释。”

    方孝孺毕竟还是性格板正。

    即便是很看不惯朱安宁的做派,他依旧是没有选择什么太刁难的问题。

    而是选择了学而篇中最重要的那个篇章,提出了问题。

    这问题,胡修道和柳文,都是听进了耳中。

    两人对视一眼。

    胡修道率先开口回道。

    “不就是给别人办事儿,又没有尽心尽力,没偷奸耍滑呗?”

    “第二句是和朋友相处,有没有说话算数,骗朋友咯?”

    “第三句我知道的,是朱爷说的,他说,学到的东西,要想一想,是对还是错,教给别人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