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与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温也是张大了嘴巴。

    “呵呵,韩国公尽管放心,我和父皇,当时都在场,没有出入,就是这么多……”

    朱标笑着回道。

    一向淡定的刘伯温都忍不住开了口。

    “既然如此,那我们还等什么,上位,赶紧把此等圣物再种下去吧,来年我大明就粮草无忧了啊!”

    刘伯温一开口,连隐隐喜欢和他对着干的李善长,都不再倔强,也是急切地连连点头。

    “今儿正是商量此事,阁臣那边都还未知晓这个消息,此事关乎我大明千秋万代,慎重……”朱元璋拍了拍那番薯,笑着回应了众人:“按那朱安宁的想法,这些种粮,是种在军屯最为合适,但是种植的法子,谁会呢?”

    这话说出来,李善长是急切地回了句。

    “让那朱安宁来帮忙……

    ”

    “不行,他还有其他要事,韩国公,他现在算是我东宫的人了。”

    逐渐朱标摆了摆手,否决了这个说法,新粮很重要,火器就不重要了?赵集对他的评价可是极高了,现在据说已经到了火器的最终制造阶段,别这个时候把朱安宁调走,那才是坏了大事。

    “韩国公勿要这么急,就算那安宁小弟愿意,就他一人,想来也是很难说解决那么多亩地的耕种啊……”刘伯温插了句话。

    是让李善长略微冷静了下来。

    话题好像就此僵在了那里。

    明明这新粮就在眼前,怎么耕种却成了问题。

    而一直没有开口的李文忠。

    突然拱了拱手,说出了朱元璋和朱标想要的话语。

    “上位,殿下,犬子一直在那安宁小弟那学习耕种,现在,应该到了可以帮忙的时候了。”

    这话一开口,也是提醒了刘伯温,他也是连忙跟上。

    “刘?,刘?,也应当可以帮忙。”

    两人都没有丝毫犹豫。

    却也是让朱元璋笑了起来。

    “确实,他们对新粮的耕种……不,应当说他们对稻田的耕种和对新粮的耕种,都已经极其熟练,据说还在朱安宁那学到了不少奇怪却又相当有用的东西,只是,若你们答应的话,咱这里可给不了什么了不起的官职,就是去到军屯那边指挥劳作,比起朝堂那些官员,怕不是要辛苦许多啊,你们愿意?”

    这话说出来。

    李文忠和刘伯温都是早就做好了准备。

    他们一同行礼又一同开口。

    “他们愿意。”

    朱元璋,听罢,又笑了起来。

    几人其实心里都是明镜。

    这种新粮,绝对是大功绩一件。

    别说现在给的官职低,就是不给,他们都愿意。

    指不定是要流芳百世的啊。

    这活。

    所以其实刘伯温和李文忠,都在心中暗喜。

    要说谁不爽的话,大概就是李善长了吧。

    他唯有懊恼,怎么自己的儿子孙子没有去那永乐庄干活呢!

    现在这大功,就这么溜走了,如果不是朱元璋和朱标在场的话,他恐怕已经捶胸顿足。

    “善长,李祺应当已经回来了吧。”

    而正当李善长快要郁闷至死的时候,朱元璋又突然开了口,提的正是他的儿子。

    “回上位,犬子目前已经回京。”

    “好,治水他辛苦了,那现在再苦一苦,让他也去陪九江他们几个,种这新粮吧。”

    这话说得不急不缓。

    却瞬间让李善长心花怒放了起来。

    陛下果然没有忘了我,陛下心里还有我。

    他连忙行礼,谢恩。

    这新粮的事情,就这么简单地决定了下来。

    动用这批人去处理,归根到底还是,朱元璋和朱标是有些心思的。

    他们不想让这粮食的情况,那么快被那些富农,士族知晓,人都是贪婪的,现在这新粮的粮种其实不算太多,可经不起什么折腾。

    “好了,保儿,这事就你牵头,擅长,伯温,你们从旁协助,切莫让任何外人知晓这新粮的产量!!!”

    最后一句话,就严厉了许多。

    朱元璋话毕,便摆手让他们退下。

    恩,他给够了,这几家人的儿子,孙子,都会因为新粮的事情得到巨大的好处。

    但是这威,他也不能不立。

    听完这最后一句警告,几人也是行礼,退了下去。

    很快就只剩下了朱元璋和朱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