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第228章 [今日一更]nbspnbspnbsp(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京城外,礼部派出的接伴使早早等在京城之外的驿站附近,认出南诏车队后,立即上前迎接。

    “官人知晓南诏使臣将至,特派我在此等候,王子与郡主且随我进宫面圣。”

    尽管接伴使对南诏出使之人已有了解,但真瞧见打头的马车里下来一位女郎,这女郎手里还牵着个小女郎,便是她身后再出来一位郎君,后面的车马也有不少郎君出来见礼,他还是忍不住呼吸一滞,面色略显难看。

    罗乐并没有在意他的神态,落落大方道:“有劳大人,我等初来乍到,若有失礼之处,还请大人担待。”

    说罢,她抬手,立春几人立即将非常精美的礼盒呈在接伴使面前。

    “这是我南诏的特产,无甚贵重,望大人莫要嫌弃。”

    接伴使没想到南诏郡主的官话说得如此好,甚至还懂得京中的人情往来,若不看此人着装,只听声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权贵之家精心培养的大家闺秀。

    加上来前上头特意叮嘱过,若南诏来人,皇城尚且未至落钥之时,当尽快带人面圣。

    他神色微霁,眼底不耐之色收敛不少。

    没被人为难,跟在罗乐身后的段云正几人心中稍安。

    罗乐却并不意外,寒暄一番后,便跟着接伴使的车马一齐进城。

    京城繁华超出罗乐想象。

    尽管在历史时间线上东朝取代了宋,但民间习俗与格局与历史上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大安的京城里由内到外的布局主要分为两个大部分:内城和外城,其中,内城主要由皇宫和官员们的居所组成,外城则是平民街坊,期间还分布着不少农田。

    尽管答案依旧设立了东西坊市,但其格局已经打开,买卖并不局限于坊市之内,街边有不少人家支起摊铺,行人往来期间,手上吃食、玩意儿都挺有趣。

    再往里走,靠近内城的地方,装潢精致的店铺同样络绎不绝,不少带着布巾的小厮手里拿着食盒神色匆匆,有不小心撞到行人的,或趾高气昂斥责行人,或点头哈腰连连道歉。

    杨敏在精致茶楼等候罗乐多日,远远瞧见插着南诏旗帜的车队,作势要迎人,被一旁的李时拦住了。

    “殿下,人多眼杂,私见使臣若让有心之人瞧了去,让人弹劾如何是好?年关将至,咱们得低调行事。”

    李时的话倒是提醒了杨敏,她深深吸了口气,不情不愿道:“罢了。”

    但让她什么都不做,杨敏又不太甘心。

    杨敏回宫后就跑去跟皇后撒娇,要她办个赏花宴,好让罗乐来宫里跟她正式见面,等有了这次见面,之后她是如何认识的罗乐,也就有了出处。

    对此,皇后很是无语。

    大冬天的,哪有什么花可赏?!

    御书房就在上朝的大安殿后方,下朝后,皇帝便是在此处理政务、接见大臣。

    午休刚过,不少大臣精神抖擞地在御书房外排着队,年底事多,加之今年各国使臣跟商量好了似的都进京朝圣,需要皇上亲自敲板的事就更多了。

    衣冠整齐的大臣里突兀地出现服装迥异的青年,甚至还有个梳着?发的小女孩,头发须白的大臣们不由得眉头紧皱,像躲避什么脏东西似的,纷纷避让。

    察觉这些人的行为,段云正几人虽沉默不语,脸色却难看极了。

    他们在南诏时何曾遭受过这样的冷遇?

    这些中原人嘴上规矩仪态唬人得很,也不看看他们现在的行为,哪里像有礼之人?

    罗乐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