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22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下里京五贱只剩下四贱了。

    “苑归今他身体不适……咳,他忽而上吐下泻,被迫离席。”张佩中与司辩解释道,“咱们这边换清见上首席。”

    “在此。”清见合上书卷,拱手向司辩打了个揖。

    张佩中回到侧席时,用极为含糊的声音问清见:“是不是你给他下药?”

    “你知道就行了,别传出去叫别人听见。”清见一边同他玩笑,一边敛衣上前。

    张佩中在背后笑着小捶了他一拳。

    清见换席坐定,发觉正对面的乌悦直勾勾地看着自己。方才与乌悦相对抽签时,乌悦还将抽到的签给他过目,甚是轻蔑。

    不知何故这么大敌意。

    “秦能破六国,其根本原因在六国的君主、臣子失能。”乌悦面色冷静地陈述论点,“以申不害变法为例,窥见弱国治内,君王刚愎自用、疏远贤臣,以致国内蛀空,兼有外敌形成威慑,最终导致国破。”

    他对此稍加阐述之后,刻意瞧向清见道:“谏臣失能,君王昏庸,六国便落了个不攻自破的结局。”

    台下喁喁不断。

    乌悦的话须叶听得耳熟,她回忆了片刻,发觉乌悦是援引了清见对梁王党的评价。

    “主权者刚愎自用、疏远贤臣,以致国内蛀空,兼有外敌形成威慑。”

    这是清见在为茂王游说时的原话。清见一向对外称百里竟生刚愎自用,而其他梁王党私下暗斗日久,心向不一,所以梁王党虽然壮大,但必不长久。

    乌悦的论点看似并不出彩,实则是专切要害,要清见亲手推翻自己从前的论述。

    不驳倒他的话等同认输,驳倒他的话不利于后面的游说。

    这个圈套倒是十分棘手。

    但看清见,似乎对此没有什么反应。须叶隐隐担忧他已经被乌悦绕进去了,稍稍不慎留下只言片语,日后被人利用。

    轮到清见陈述论点,他无奈一笑问乌悦道:“你连辩辞都懒得写么?”

    乌悦向清见展示了自己写的辩辞,足足有三十五卷,一卷不少。

    对比案上苑归今写的寥寥几卷,清见十分服气。

    的确有备而来。

    “乌先生的话我本不想多作评价。”清见大义凛然地说道,“但将秦破六国的原因归咎于六国君臣无能,未免格局太小。”

    他接着说道,“以说客的角度来看,虽敌众我寡,但六国之间信息滞后且不对等,秦人利用了这一点瓦解六国联盟,使得敌人相互制衡,最后得以逐一击破。”

    乌悦身后的侧席开始发问:“苏大人的意思是,若六国都受一位君主统辖管理,没有信息误差,那么无论这位君主如何昏庸无能,都有机会抗秦??”

    清见不着急回答,只是与他笑道:“这位辩客既然设下假定,那在下愿意顺水推舟,假定六国联盟由一位理想君主统辖管理,这位君主,我们将以‘六国君’代称。阁下以为,若这位‘六国君’是位昏君,与秦对战是否有机会成功?”

    “当然没有。”侧席不假思索。

    清见又问:“方才我们假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