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五月二十二,回龙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当然,鉴于身旁有人,脸上表情还定格在“悲痛难过中又带着些许自豪”上。有点难,陆安坐下去时,用手背捂住脸,俯在膝盖上假装难受到不忍看,趁机调整了好一会儿才调整好的表情。

    待到傍晚劳役结束时,她才走近,在一众或惊喜或亲近或疑惑的目光中,走到陆山岳面前,拱手一揖:“祖父,九郎来看你了。”

    九郎又来刷孝道了。

    陆山岳面皮微微一抽。

    要说一开始他还为陆安伪装出来的孝顺心有所动,但是等对方三天两头来一趟,硬拉着他作戏,他还不方便拒绝后,这种虚伪的孝道就成了嚼纸,既咽不下去,嚼在嘴里又没有味道,干巴巴的十分痛苦。

    偏偏,旁人眼里就是祖孙相亲相爱的和谐画面,他无处可说。

    又想到今日房州知州兴高采烈来告诉他,陆安转去写医书的事,陆山岳微微皱眉,表情严肃起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陆安,你既开始求学,便该一丝不苟,专心致志,不能有丝毫松懈,我听州尊言,你近来在写医书。学问尚未精通,便朝三暮四,如何能成大器,我知你之前已精读《论语》,如今你且将《论语》背诵一遍,若有错漏,那便是退步了,到时你将《论语》抄十遍与我。”

    瞬间,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陆安身上。

    有些人的目光中还带着些许同情:祖父/家主最讨厌有人读书时玩物丧志,荒废学业了。他很支持族人搞副业爱好,但是前提是先把书念好。

    在如此多人的注视下,如果背诵的人抗压能力低,就很容易心慌意乱,便是真的精读《论语》,那一紧张之下,也会背错。

    但不巧,中式教育里,老师特别爱上课搞抽背,要么是站在座位上背,要么是到讲台上背,陆安从小到大就是沐浴在全班同学目光下背书的,不仅不慌,还有回到老家的轻松自如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陆安心绪平静地背诵起来,很快,她就将《论语》一字不漏的背诵出来。

    还没等陆山岳说话,紧接着,她又继续背:“仲尼居,曾子侍。子曰……”

    “仲尼居,曾子侍”已是《孝经》的内容,九郎这是……

    陆家人一愣,立刻反应过来:九郎在用背书来反击家主。

    你说我朝三暮四,难成大器,我就让你看看,我的学问到底好不好。

    ??陆安精准地把这个度控在年轻人不服气上,倒不会破坏她的孝顺名声。

    陆家人立刻专注起精神听,也想看看十二经里,陆安究竟能背几本。

    想必最多两本吧。也许第三本能背出来一些,但不至于一字不漏。

    虽然他们这群人里,很多人连一本都没有背下来。

    ??很反常识的一件事,其实古人,哪怕是要去科举的考生,对于背书也并非人人能熟读背诵。在江西这种学风浓厚,竞争激烈的地方,还有绝大多数生员面对巡抚的考察,连《千字文》都背不出来。这可是用来打基础的课本。

    所以,当陆安背完《孝经》,又开始去背《礼记》,而且背得没有错处的时候,周围已是鸦雀无声。

    而当她将《礼记》背完,转而去背《易》的时候,陆家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只是用眼神交流。

    ??有、有错误的地方吗?

    ??好像没有……

    ??我专治《礼记》我敢保证没有错漏。

    ??我之前背过《易》,确实没有错漏的地方。

    ??嘶……

    这个时候,已经背了一个时辰多了。

    但在场的人宛若魔怔那般,只是愣愣听着陆九郎不急不缓地背书,从脑子到心神,皆被不可置信的情绪掩埋。

    有好事者再去偷看家主脸色,便见对方表情十分复杂,像是欣赏,又不全然是欣赏,里面夹杂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但不论如何,其中确有权威被挑衅之后的不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