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红叶书》十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书成于初春,金絮关于起什么名字想了很久。

    最终和梁风一起定为《红叶书》。因为主人公就是慕红和叶青。

    成书也有一指那么厚,原本没准备写很长,但金絮不讲究分回断章,全凭手感,每写成一段即分为一回,最后竟然有五十四回之多。

    “需要重新攥抄一份么?”

    梁风问。写的时候还不觉得,写成之后再看未免太乱了,两种字迹混在一起,还有涂改,写到后面发现前文有需要增删之处就用纸条写好夹在当页中,导致整本书虚厚。

    “这书若是给旁人看,想必是看不懂的。”

    “那就抄一份吧。”金絮倒也无所谓,脸上成天成天地开心。

    “王爷,这是我们写成的书呢。”她满怀憧憬,“等我长大了,我一定是下一个笑长生!”

    “嗯,你一定是下一个笑长生。”梁风也笑应道。

    “我去和娘亲说,要用最好的纸!”金絮抱着书本,小跑地走了。

    天气暖和了,弓弦不硬了,梁风练箭又殷勤起来。

    算算日子,他来太南快一年了。不知越国那边怎样。梁风问过金延守,只说越国那边没什么动静,每月的请安折子如常,但金丞相这么说完之后,反问了他一句箭术练得如何了,梁风便隐隐约约觉得局势应当不像他在太南感受到的这么安宁。

    他在金延守上京之后又去了趟天机阁,阁主告诉他,淮南王在越国应当已经一切准备就绪。

    梁风回去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起来就跟同他来太南,并将他每日行程汇报给陛下的那个太监说,他于箭术一道已小有所成,可以准备回京了。

    太监什么都没说,揖礼告退。

    梁风觉得自己长大了,该面对的事情必须得面对。这一场太南之行,他还是充满感激与怀念的。

    又去马场,梁风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射几次箭,每拉开弓都要当成最后一次。他觉着自己如今的箭术应当有顾俨北三四成功力吧,再练个几年,不知能不能达到他初来太南时顾俨北向他示范的那一箭的威厉。

    练空几筒箭,金絮来了。

    “王爷,王爷。”

    像是专找他来,梁风侧目,“怎么了?”

    “王爷,娘亲说,书上得有个署名的。”金絮走过来看着他道。

    “署名啊,倒是忘了这个。”梁风说:“署名可得好好想。”

    “是呀,我想以后还继续用这个名字的,可是越慎重越是不知道该怎么起。”

    梁风也一起想,“比如寄托你的文思理念?像是笑长生那样。”

    “哦??”金絮有些许恍然,“原来笑长生是想在书里笑一辈子啊。”

    “要不要叫‘红叶生’呢?”金絮说:“因为《红叶书》是慕红和叶青的书。”

    “红叶生写红叶书,可以啊。”

    金絮笑起来,“那就这么定了!”

    梁风也笑,“你自己有主意,倒也不用凡事来问我。”

    “可是这书王爷也有参与啊。”金絮两只眼睛看着他道:“下一本书我遇到问题还能问王爷吗?”

    梁风一顿,低头答:“我应当很快就回京了,下一次来太南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金絮闻言,眨着眼珠子若有所思地打量他,然后一笑,“那王爷,再见喽。”

    “嗯,再见。”

    “以后我要是又写成一本,一定寄给你看看。”

    “好啊。”

    没过几日,圣旨下来,召应和王回京。携圣旨下来的人是金延守,这次他只在太南住了一晚,隔日就与梁风一同上京。

    再行那条穿山而过的小路,梁风全程配合金丞相赶路,完全不拖后腿,他也很着急知道现在朝堂上是什么情况。

    金延守同他说:“王爷,陛下原本是想等淮南王起兵时再召您回京。”

    他一愣,等淮南王起兵再召他,那时还会是回京吗?梁风问:“我主动请旨回京,陛下会怎么看?”

    金丞相慢慢地说:“陛下还是高兴的。”

    “陛下会下旨让我阻拦淮南王吗?”

    金延守沉默片刻,才道:“会。”

    梁风低下头,安静听着车轱辘与风声。

    静了似乎许久,金延守侧目看向他问:“若陛下命您带兵征伐淮南王,您会愿意吗?”

    梁风还是点了头,与金丞相回视,“不为淮南王,不为母亲,我只是觉得,不能这样做。”

    金延守不再说话,梁风又问:“如果淮南王失败了会怎么样?”

    “难免一死。”

    “那如果......”

    他止住,想了想还是不问的好。

    “王爷想问如果淮南王成功了会如何?”金延守却看穿他所想。

    梁风不言语,金丞相自答:“如果他成功了,就是朝堂上的其他人,难免一死。”

    梁风无言下去。

    金延守看向远方山景,说:“即便他成功,将来的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