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新夏·隋朝(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蛮夷趁虚而入就好。”

    “而夏国有了这样一遭,想来后人之中,也会涌现出敢于反抗者。”

    诸夏的血脉,

    永远是善于学习先进经验的。

    就像中原有了陈王奋起挥黄钺之事后,后世自有无数豪杰效仿;

    夏人亲身经历了“太平道大起义”,并亲手品尝到掀翻原有贵人的快感后,也不会因为时隔上百年,而遗忘这项手艺。

    “你们还不如考虑下秦国那边的情况呢!”

    西秦建立,至今有近一百五十年了。

    作为一个庞大的、味道纯正的诸夏之国,

    它那两个兄弟所面临的,或者已经经历过问题,西秦也都拥有着,并由于地域不同,而充满了自己的风格。

    夏国的世家已经爆炸,

    汉朝的世家还蛰伏在地下,跟皇帝玩着“打地鼠”的游戏,

    所以阴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死鬼们,近来总喜欢将西秦的藩镇,与前者相提并论,

    猜测在这漫长的秦汉之争中,

    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邹衍他们认为鬼神这次说的颇有道理,于是商议起了引导太平道朝着秦汉两国发展的事情。

    而当死鬼们嘀咕之时,

    意气风发的隋王宣布了讨伐东夏的重大消息。

    他要恢复新夏的统一,

    重新掌控那两条大河所在之地。

    毕竟,

    出身中原的诸夏君子,不管在哪里,都拒绝不了统治“两河”的诱惑。

    东夏的君臣对此,

    自然惶恐不已,不知道该安排何人去应战。

    那位脾气暴躁,但的确会打仗,能扛事的大将军,

    在还没来得及逼迫皇帝退位,自己取而代之以前,便不幸去世了。

    而其毙命的原因,也十分简单粗暴——

    不甘心做傀儡的皇帝通过长久的示弱和温顺,让将军放下了对这位身形瘦弱,年未弱冠君主的戒备。

    然后,

    他就因为这样的放松和大意,在后者突然请求其入宫“商议大事”时,

    在不携带甲胄、随身侍卫的情况下,不幸被皇帝用一柄短小的匕首给捅死了。

    他所建立的幕府,

    也因为将军的子嗣还很弱小稚嫩,迅速的崩溃瓦解,其手下激动的瓜分起了先主的遗产,并展开了激烈内斗。

    只能说,

    一切的权争谋略,到了最后,都是“一板砖”的事。

    “想要解决关键的问题,在于解决问题的关键!”

    接到将军报道的鬼神也因此拍着桌子,训诫起来自己的属下们:

    “开会一定要穿甲胄,带兵器!”

    “谁空着手去开会啊!”

    底下手头空空鬼吏们只愣愣的与同伴对视一眼,随后用自己聪明的大脑,略过了鬼神的大气、直白且有力的话语,热情感动的回以了鼓掌、叫好和落泪。

    只有刚刚死下来的将军趴在旁边,认认真真的做笔记,觉得鬼神不愧是鬼神,

    说话真汝母的有道理!

    总而言之,

    面对西边“隋国”的进攻,

    正因为“军阀混战”,从而力量大损,人心不齐的东夏,实在是没有能力抵御。

    他们注定要在“乱而复兴、分久必合”的历史车轨之下,被碾压粉碎,融合为新朝的一部分。

    而当中原的长安响彻丧钟,

    向全天下昭示着天子离去、一个时代迎来结束的消息时,

    新夏也在漫长的战乱和分裂中,拥抱了自己的新生。

    已经蓄上胡须的随平从袒身牵羊的东夏皇帝手中接过了他献上的夏国玉玺,还有当年周天子册封时赐下的小鼎,戴上了新朝开创者的冠冕。

    他那被世情雕刻的坚韧的脸上,看不出太多的喜怒,只平静的俯瞰着登基典礼上,那山呼海啸的群臣。

    太平道中,

    那几位白发苍苍,拥有着深厚智慧的道长,手持着九节杖,先是目露忧愁的环视了周身那些神色激动的弟子,然后同上方的新君对望。

    最终,

    他们低下了头,

    一声叹息被人群的呼声吹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