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王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线许多蛮夷们震撼。

    毕竟霍将军的行动准则,是以战养战,以免后勤线拉的太长,影响军队的行动,增加朝廷的负担。

    如此一来,

    被他来回捅了两遍的地方,下场便有些不好说了。

    只是那一次,

    秦汉之间,到底没有过强烈对比。

    而这次,

    河中附近的部族,都曾听说匈奴人将秦人打得招架艰难的事情,

    汉军天降之后,又把威风八面的匈奴人给打的如此落魄,就连单于都被斩首……

    这如何不衬托出汉军的强大呢?

    就连秦国的君臣听说了这件事,都在朝堂上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心里忍不住想:

    嬴秦在域外这么多年,的确是沉迷安乐,过于不思进取了。

    难道真的要向汉人表示臣服,认可其主诸夏天子的地位吗?

    汉朝的贵人不知道自己这次“小小”的军事行动,给域外带来了多大的震动。

    他们只是举着酒杯庆祝:

    “我大汉,真是天下无敌呢!”

    在这样的歌颂下,

    皇帝便当真对孔光生出了一些怒气,觉得他是在诽谤朝廷。

    而在当今之时,

    “独尊儒术”还没有太久,且是由面前天子亲手捧起来的;

    孔氏子的地位,还没有高高在上,被镀上一层不能被打破的金身;

    皇帝本人,更是一个没什么决断,天真信任身边臣属的人。

    他连将自己曾经的老师萧望之迫害死的石显都能赦免,又怎么会把孔光当真的捧在手心上呢?

    所以,

    在大雪落满长安的时节,

    孔光被从这座辉煌的城池中赶了出去。

    他的弟子王莽前来送行。

    一大一小互相悲叹了一阵,然后孔光对着才九岁的王莽说:

    “现在朝政昏暗,未来要交给你这样聪慧的后生了。”

    王莽恭敬的应下,发誓自己一定会想办法,让大汉再次伟大!

    孔光满意的摸了摸他的头发,转身登上了离去的马车。

    王莽停留在风雪之中,直到孔光的身影走出视线,这才抖落身上的雪花,返回了寄居的伯父家中。

    王凤找来他,询问他孔光的事情,并且对他说道:

    “这个人有点死脑筋,你虽然尊奉他为老师,但不要学习他这一点!”

    王莽先是柔顺的点了点头,随之看了眼神色严肃的王凤,意识到了什么,又迅速收敛目光,对着伯父叩首流泪道:

    “为国家发出正直的声音,指出国家的弊病,这是我所向往的。”

    “弟子向老师学习,理应追求师长美好的德行,奉行贤人的教诲。”

    王凤有些气恼。

    “小子不知道世间真正的道理!”

    “好人怎么可能活得好呢!”

    但王莽却说:

    “我想要做个知晓恩义的人,这样才能更好的报答伯父的养育之恩!”

    “如果不向孔子的后人学习,又怎能了解其中真意呢?”

    听到他这样说,

    王凤的眼睛眯了起来。

    他打量了下自己这个侄儿,发现对方虽然年幼,却也有了几分懂事的神态。

    一双眼睛睁着,露出清澈的目光,一副纯良天真的模样。

    于是,

    他抚摸着自己的胡须,心里不知道想了些什么,不再斥责王莽。

    他只是让其退了出去。

    王莽按照礼节退下,直到自己和母亲居住的院落中。

    那位可怜的女子已经等待了他许久。

    一见到儿子回来,便迅速上前问道:

    “在外面冷不冷?”

    “现在要不要吃点东西?”

    她拉着儿子的手,想要带着他进屋,将那热了又热的姜汤,让王莽服用。

    王莽沉默的跟在母亲身后,眼睛看着自己那因为受到牵扯,从而抬升起来的手臂。

    在那上面,

    正笼着一层不甚光亮,有着一些线头、缝补痕迹的衣物。

    这是他的衣服,

    却跟如今显赫至极的王氏格格不入。

    朴素简陋到不像是王侯家的公子。

    不过也对,

    他是天生丧父的孤儿,寄居在他人的屋檐之下,

    在满是风雪的冬天,有衣服穿,有姜汤喝,有房子住,已经够好了。

    凭什么要求太多,

    渴盼着拥有跟府邸主人之子,一模一样的待遇呢?

    “都是我不好,若我有足够的能力,岂能让你受这样的痛苦?”

    他的母亲渠氏看着孩子默默喝着姜汤的模样,忍不住悲伤的说道。

    王莽没有说话,更没有通过神色,显露出自己的爱憎。

    渠氏见了,更觉得伤感。

    她的丈夫王曼,

    虽然也是王氏子,但同如今的皇后和阳平侯,并非一母所生。

    王曼只是个庶子,身体和才能也都不是很好,所以在家族中的地位并不突出。

    而正因如此,

    出身豪强的自己,才能够嫁给王氏的公子——

    在王政君得到太子宠爱之前,

    王氏的平平无奇,却也是同世代显贵的那些人相较而得出的。

    地方上豪强即便拥有许多庄园田地和钱财,可到底不是世代为官,能够在皇帝面前说话献计的“寒门”。

    能跟王氏的庶子结合联姻,已经很好了。

    这也是王曼去世后,

    渠氏没有带着孩子返回母家,坚持停留在王氏之中,祈求王凤庇佑的缘故。

    王氏日益显赫,成为大汉有名的外戚,

    渠家怎么会斩断跟他的联系呢?

    就让嫁到王家的女儿吃一点苦,

    就让那一出生就失去父亲的外孙受一点罪,

    只要能够得到王氏的关注,引来一些微不足道的关心,

    那渠家就可以以此获得不少利益了!

    不然的话,

    以大汉那向来狂野的民风,

    早早丧夫,又带着一个孩子的寡妇算什么?

    丧夫是她命格显贵的象征!

    带着孩子是她能够生育子嗣的证明!

    这两点在大汉,可是十分抢手的存在!

    只可惜,

    渠氏没有激烈的性格,没有足够的才能,

    只能柔顺的听从家族的命令,带着孩子生活在王氏的领地之内。

    让自己这个明明可以活得更加轻松的孩子,承受别人的冷眼。

    “……母亲受苦,是做儿子的不孝。”

    “怎么敢对此心怀不满呢?”

    王莽平静的抬起头,说着那些学过来的,已然成为大汉政治正确的话语。

    “母亲还请先歇息吧,堂兄等会还要来找我同他玩耍。”

    王莽口中的堂兄,

    指的是那同他一年所生的,王凤的幼子。

    对方得到父亲的疼爱,被养出了骄纵的性子,动不动就喜欢找来跟自己一样大的王莽,欺负他,或者让他跟随在自己身后,作为驱使的下属。

    对此,

    王莽已经习惯了。

    渠氏听到这话,

    脸色沉寂下去,没有再说什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