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西海和泰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还在庆祝自己六十岁的生日。

    他喝了一些酒,苍老的脸上有些红润。

    年轻美丽的姬妾为他取来用热水浸湿的软巾,轻轻擦拭着脸庞。

    这让皇帝眼前生出了些许的朦胧。

    他在温柔乡里沉浸了一阵,然后才想起来:

    “十六今年没有给朕送寿礼过来。”

    “真是个不孝子!”

    此前,

    皇帝还只当他的礼物停滞在了路上,心里想着自己的慈父人设,没有派人前去问责。

    可眼下,

    万岁千秋宴已经举办完毕,

    通明的灯火熄灭了大半,只留下一些暧昧的光影。

    十六皇子的礼物还没有到!

    皇帝语气冷漠的说道,“看来在犁轩待了那么久,他的心也跟着野起了!”

    哼!

    他就知道,

    没有谁是能长久信任的!

    那些曾经受封地方的宗亲王族是如此,

    那些被他一手扶持起来的藩镇将领是如此,

    现在,

    他的儿子更是如此!

    “难怪君王只能称孤道寡,实在是高处不胜寒啊……”

    皇帝口中喃喃着,伸手将美姬拥入了怀中。

    对身体愈发苍老,愈发抵御不了寒冷,偏偏身边总有乱臣贼子出没的皇帝来说,

    也只有这美人宽广的胸怀,能给自己带来带来一丝温暖了。

    今日还没有过完,

    仍算在皇帝的“生日”期间。

    所以他不想大动干戈,坏了这一年一度的喜事。

    “明天吧。”

    “等天一亮,就派人过去责问那个逆子。”

    “让他把儿子……不,就直接召他进京,免得他在犁轩给我惹出麻烦!”

    被几个美人簇拥着倒上床榻的老皇帝在心里暗暗想着。

    却不知道,

    他那位大孝子为其准备,迟到了的“寿礼”,已经在冲向安都的路上了。

    安都城的烟火还没有散去,

    可烽火已经从大秦的西南角燃起,并向着东北一路蔓延开去。

    这把火会将这个国家烧成什么模样?

    它又会燃烧多久才能熄灭?

    谁也不知道其中的答案。

    唯一能够确定的,

    便是伴随着火光的汹涌,已经享受了百年安定的大秦百姓,注定要迎来一段痛苦的经历。

    有太平道人见状,也忍不住满是感慨说道:

    “夏国的灭亡,是因为人心的泛滥,然后导致了河水的泛滥。”

    “秦国这边,却是迎来了火灾!”

    那大汉呢?

    那个同样承平许多年,也应当积攒了太多沉疴,理应发病的中央之国呢?

    “诸夏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呢?”

    ……

    “秦国和遥远夏国的事情,已经证明了集中权力,统合国家力量,是更有利于罗马延续的!”

    “诸位,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注定为罗马缔造新的辉煌!”

    伴随着秦国内部烽烟四起,

    才结束内乱没几年的罗马城中,

    刚刚从“元首”进化为“奥古斯都”,终于实现了历代先人的愿望,成为罗马实际上统治者的屋大维,正举着酒杯,向自己的伙伴们发出高兴的呼唤。

    “让我们继续向前走吧!”

    “就像我正对这座古老城市做的改造那样,让我们的一切,变得如同那大理石一样,坚不可摧,即便岁月也无法侵蚀!”

    在两年前,通过击败安东尼,从而成为元首的屋大维,便直接下令对古旧的罗马城,进行了一番修缮改建。

    那些泥土修建的房屋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光洁的大理石建筑;

    原本狭窄的道路得到拓宽,让举办了多次凯旋仪式的屋大维,可以更好的率领军队,穿过罗马城,接受街道两侧公民们的热烈欢呼;

    无数精美的饰品、来源于四面八方的奇珍,被点缀在新修的华美建筑之上,

    它们正在见证着罗马新时代的到来!

    那些支持着屋大维这位年轻的领袖,一步步登顶的臣属和将领,也笔直的向上举起了自己的手,对着伟大的奥古斯都欢呼起来。

    屋大维面带微笑的回应着。

    但在宴会结束,众人散去后,

    他对留下的几个亲信说道,“可有些事情,还没有结束。”

    后者知道他指代的是什么——

    屋大维之所以能在凯撒死后,迅速崛起,收拢权力,除却他的天纵英才之外,也有些秦人的因素在其中。

    在之后跟安东尼的对抗过程中,

    更是同那怀有异心,让屋大维都忍不住于暗中怀疑,其是否有希腊血统,心中有些浓烈“弑父”情怀的秦国皇子,进行了频繁的接触。

    他们成为了盟友,发誓要给予秦国沉重打击。

    “那位皇子是为了报复他的父亲。”

    “而我!”

    “我是为了罗马的未来!”

    面容仍残留着些许青涩,并不像个正统罗马人那样,一过二十岁,容貌便立马走向崩坏的屋大维,这样对着自己的亲信说道:

    “秦国是罗马伟业的最大阻碍!”

    “秦人的狡诈和武力,还有他们曾经的历史,都在提醒我,必须把握住这次机会!”

    屋大维跟他的养父凯撒一样,

    都在年少时,前往秦国进行过留学。

    哪怕他不像后者那样,留学时间长久,并前往过秦国的中心。

    却也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对秦国的许多事物,进行过学习和研究。

    而秦人那厚重的,什么都要往上面写一写的史书之上,

    最爱提及的,便是嬴秦的多次奔波——

    周代商,

    嬴秦从沿海的东边迁移到了风沙扑面的西部;

    汉代秦,

    嬴秦从扎根多年的关中,迁移到了更加遥远、更具风险的域外。

    每一次,

    他们都成功扎下了自己的根系,

    并在多年之后,通过厮杀、耕耘,再度兴起,成为广大地域中,不可忽视的强大势力。

    因此,

    屋大维对古老的、坚韧的、起起伏伏但就是死不透的嬴秦,怀抱着十分的警惕。

    这个国家的历史,

    比整个罗马还要长久;

    这个诸夏分支的生命力,

    比罗马人想象中的还要浓厚!

    秦人的狡猾和智慧,

    比那些杰出的罗马、希腊哲人贤者,还要厉害!

    他们不会是元老院那样的敌人,

    他们不可能是元老院那样的敌人!

    “我不能沉浸在击败一群蠢货的得意中!”

    “这让只会放松我的警惕,降低我的智慧!”

    “我命中注定的敌人,罗马命中注定的敌人,只能是秦国!”

    屋大维这样说着,露出坚定决然的目光,“所以,我不能错过这次,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的机会!”

    能让秦国燃烧的机会只有一次!

    如果别人把握不住,

    那就让他屋大维来!

    如若不然,

    这个顽强到犹如蜚蠊的族群,

    必然会在沉沦之后,再度兴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