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31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三

    刚放寒假,大队团支书“老七”就找到我。这个“老七”,就是顶替了我的招工名额的“老八”的哥哥,就是那个和我一起抬石头的老七。

    老七对我说,公社要求每个大队都要成立一个文艺宣传队,春节期间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公社还要在春节期间搞文艺会演,并且还要评奖,他要我负责组建大队的文艺宣传队。

    他还告诉我,大队干部已经开会研究决定,宣传队员由我到全大队去挑选,每个宣传队员,在排练和演出期间,每天记10个工分,每天还有3角钱生活补贴。这待遇很不错了。

    离春节只有二十多天了,时间紧,任务重。

    挑选队员就好难好难。村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艺术素养就更谈不上了。老七陪着我一个村一个村里去找,挑选身材长相较好的,文化程度较高一点的,上学时演过文艺节目的优先。一共挑了30个年轻人,18个男的,12个女的。刚放寒假回村的5个高中生也在其中。

    老七又陪我到武汉去买了锣鼓家什和二胡笛子月琴等乐器。

    开始排练了,一切从0开始。

    宣传队中有5个高中生,三个男生,两个女生,成了我的帮手。

    我让一个男生负责一个5人组成的小乐队,我教他们拉二胡,吹笛子、弹月琴。

    我让一个男生负责锣鼓队,我教他们敲锣打鼓。

    另外一个男生和两个女生协助我排节目。这两个女生就是那天在镇里街上遇见的长辫子女生和短辫子女生。

    从一大早到深夜,我忙得腰酸背疼,口干舌燥。

    我做了一个排练计划,一共排20多个节目。其中有京剧《沙家滨》《红灯记》、《智取威虎山》中的唱段,有歌舞类节目,有相声、快板,湖北大鼓等曲艺类节目。

    我是所有这些节目的总导演。京剧唱段要一句一句教,每首歌也要一句一句教,舞蹈的每一个动作要一个一个示范。

    节目组分别在一个一个的房间里,我就一个房间一个房间跑。教完一个房间里的,让他们练习,我再跑到下一个房间。

    简直就是奇迹!二十多天,二十多个节目竟然排练出来了。

    大年三十就开始演出了。当时,在我们会龙山地区,每个大队都有文艺宣传队,从大年三十到正月二十几,遍地都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各个宣传队都串村演出,有时一个村同时进来几个宣传队。满山遍野都是人,熙熙攘攘跟着看演出。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先在本大队演出,十个村子,演十场,每场演出一个多小时,从上午一直演到深夜。

    正月初一,开始到邻近各大队演出。因为我们村紧靠红安县,所以邻近的红安县的几个大队每年春节期间也会去演出。

    每到一个村,锣鼓开场。我编了一套开场锣,我一击鼓,就开演了。有好几个节目,我都是主演。

    如,《沙家滨》中的郭建光,《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舞蹈《大刀舞》中的领舞,湖北大鼓《丰收场上》,还有男声小合唱《游击队歌》,男生独唱《一壶水》等。

    大约有一半的节目是我主演的。这也是我能在二十天里排出二十几个节目的原因啊。

    不是我主演的一些歌舞类节目,我就又是乐队的主角。有时吹笛子,有时拉二胡,有时弹月琴,因为乐队队员有些曲子伴奏得不好。

    有一次,我们宣传队和另一个大队的宣传队同时进了一个村子。按常规,先进村的先演出,演完了后进村的再演。可是这个村里的队长提出,要两个宣传队一起演,一个队演一个,交替进行,比谁的节目多,谁的节目好。两个队都很自信,两个队都同意。

    锣鼓一响,比赛开始了。我在中间临时插进去三个独唱和一个单口相声,这相声是我现场现编现演的,记得我临时把个相声名为《不同的笑》,我模仿各种不同的笑声和笑的神态,把现场观看的人都乐坏了。

    结果,我们还有好几个节目没演,对方已经没有节目了,对方认输了。

    对方队长对我说:“你玩巧了,有你在,我们节目再多也比不赢。”

    这年春节的演出一直演到正月二十八才结束。

    四

    我们的演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队干部也表扬我了,说是为大队争了光。

    然而这演出却为我带来一个大麻烦。

    演出结束没几天的一大早,我外婆娘家的一个侄儿,被我称作表叔的人来到了我家。

    他一进门,就对我母亲说:“表姐,大喜事,大喜事!”

    “什么喜事啊?看把你高兴得这样。”我母亲给他递过一杯开水说。

    “我们大队书记的姑娘看上你家之华了,托我来说媒。”

    “真的么?那好啊!”我母亲听了也很高兴。

    我虽然那年20岁还没满,母亲就曾为我操心过婚事,差一点定了娃娃亲。

    还是我上初一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一个房头的叔伯姑姑出嫁,我去送嫁妆。母亲和一个亲戚串通好了,借机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