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二任捕鼠能手提子明天上架,求订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45章第二任捕鼠能手提子明天上架,求订阅

    庄稼长势喜人,在陈舟的精心照料下,暂时没有幼苗出现打蔫儿或染病的症状。

    这与“刀耕火种”的开垦方式有一定关系。

    火烧过的土壤很少有害虫卵或杂草种子幸存下来,在新一茬害虫发现这片庄稼地之前,稻苗麦苗都是安全的。

    除照看田地,下套捕兔外,这一周时间里,陈舟终于一箱一箱挑够了白土,砌墙工作可以开始了。

    ……

    1月21日。

    陈舟例行洗漱,吃了些剩下的兔肉奶酪面饼粥,视察了农田,开始为砌墙做准备。

    过去乡下建房没有激光水平仪,瓦匠们通常使用线坠和线绳来确保自己能砌出笔直的墙壁。

    只需要两根木楔子,两卷细绳,对齐绷直以后,平行的绳中间留下的长方形便是砌墙区域。

    如需确定门框和拐角处上下墙体的垂直,则要从上往下垂下一根线,线末端坠一块重物。

    专业的瓦匠有圆锥形状的线坠,若是没有线坠,捆一块砖头或石头效果也不受太大影响。

    毕竟石墙不同于砖墙,受石块不规则的形状所限,本来就很难砌的像砖墙一样规整。

    陈舟从船上带下来的索具不少,但它们大都过粗过重,绷直以后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往下垂,影响工作。

    为了制造粗细合适的线绳,他拆掉了一根四股麻绳,将其分成了四条细绳。

    虽然分出来的细绳也比正常的线粗好几圈,但只要绷得紧,起码不会下垂,使用起来没有影响。

    线绳问题解决后,陈舟又钉了个简易脚手架,预备着砌高墙体后使用。

    至于测量短距离墙体整齐程度,有船上找到的直尺可用。

    托灰板使用木板代替,抹子依旧用铁片刀取代。

    工具虽看起来怪异,使用起来的效果却不打折扣。

    既然阳坡白土的性能出众,陈舟就有足够的信心把墙砌得坚固又漂亮。

    考虑到四月份的地震,他打算多费些力气,把整面外墙做得再坚固一些。

    他准备给墙体打一米二的地基,同时每隔五米砌一个厚实的方形墙垛,用于支撑窑洞顶部。

    不过按照这个新标准施工,石块的数量就又不够了,他只能继续搬运石块,再等待些日子。

    地处高山,石材无论如何都是不缺的。

    但石材与石材之间亦有差距。

    风化得掉渣的石头、形状不适合砌墙的石头、表面光滑摩擦力小的石头、不够坚硬的石头甚至是不够美观的石头,全都被陈舟从材料选择中剔除。

    他所中意的石料位于半坡森林断崖下。

    那里几乎不受阳光和风影响,石块表面粗糙坚硬,且大多形状规整,色泽呈暗灰色或浅蓝色,堆砌起来颇为雅致。

    而且断崖采石处距离窑洞不算太远,砸落石块搬运的过程中,还会给断崖制造一个豁口,开辟出一条直达河岸营地的道路,可谓一举两得。

    除断崖灰蓝石材外,陈舟还打算去龙猫碎石堆挑一些白色石块。

    墙垛外沿和墙体最顶层他想用白色石块垒砌。

    配合砂土中清理出来的淡黄石块,断崖的灰蓝石材,这道孤岛上的外墙也能拥有不亚于现代房屋的丰富色彩。

    ……

    1月22日到1月24日,陈舟一直忙于搬运石材。

    为了方便上下断崖,他用树木钉了一条长梯连接崖上崖下,通过绳子往上拽装有石块的木桶,稍微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过经常使用木桶搬运土石,这些木桶外箍着的铁环已经有松动的迹象。

    陈舟估计,用不了几天,第一个因搬运重物而毁坏的工具就要出现了。

    原著中鲁滨逊没有他这么多木桶,搬运土石使用的工具是自己编的柳条筐。

    与木桶相比,柳条筐容量更大,更轻,而且可以重复制造,不用担心损耗,显然更适合这种磨损较高的工作。

    但陈舟不同于鲁滨逊。

    鲁滨逊小时候曾经学习过编筐的手艺,他却没有相应的知识。

    从零开始尝试研究一门手艺少说半年,多说三五年都有可能,他暂时拿不出那么多时间,只能继续使用木桶。

    ……

    24日傍晚。

    撂下扁担,将桶中的石块倒在石堆旁,活动活动酸痛的肩膀,陈舟走下平台,又去看了看农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