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吴之嘉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求和于蜀?!”孙权暴怒之声自楼船飞庐内传出,惊得舱门外的解烦卫们为之一凛。

    “蜀背信弃义,坏盟败约,俘孤心腹,杀孤爱将,尔等…尔等竟劝孤求和于蜀?!

    此言未落,舱内便已传来杯盘器物猛烈砸击之声。

    旋即又寂然一时,舱外的解烦卫甚至能听到至尊的气喘呼吸声。

    至于陆逊、朱然、顾谭、是仪等重臣,就好似不在舱内一般。

    待至尊喘息声稍平,大都督陆逊的声音终于自舱内传出:

    “至尊…方今非意气用事之时,蜀军既已破盟开战,则江州李严、永安陈到所领水师,必已枕戈待旦,蠢蠢欲动!

    “一旦曹魏…一旦我大吴于襄樊战事不利,曹魏追我等至江陵。

    “蜀人势必如邓伯苗所言,将顺流而下!

    “若此,则西陵、江陵、武昌三处江南要害之地,战端一时俱起,我大吴以何拒之?

    “至尊!我大吴精锐于襄樊与曹魏对峙已有数月,师老兵疲!

    “今国家又失大将,士无战心…再不与蜀联和抗魏,臣恐如邓伯苗先时所诫,江南或非大吴所有!”

    “陆伯言!”孙权突然自屏风后抽出宝剑,在众人猝不及防间一剑挥下,斩几案一角。

    而后提剑四顾,环视一众文武一圈,怒道:“诸将吏但敢复言求和于蜀者,与此案同!”

    陆逊、朱然、张承、是仪等人无不愕然静默。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纵使没能在赤壁之战前亲见至尊斩案的顾谭、朱异、凌烈等小辈,见到这一幕也明白了至尊的决心。

    大督陆逊与右督朱然面面相觑。

    孙权收剑回鞘,再次环顾一众文武,少顷掷地有声道:

    “今日之江南,与五年前岂可同日而语?!

    “五年经营,我大吴于荆州根基已深,民心已附,魏贼数欲来夺,不能奈何,今纵使魏蜀并来,我大吴亦必却之!”

    此言似乎有几分道理,朱然、是仪等人一时也不知当如何辩驳。

    江陵重镇在关羽的营造下,本就已经固若金汤。

    经过大吴十年营造与巩固,实可谓坚不可拔。

    武昌作为新都,凭山带水,堡垒数十,与曹魏襄樊防线一般无二,同样不是曹魏能够奈何的。

    然而陆逊再次出言:

    “至尊,不与蜀联和,江陵武昌重镇或不可拔。

    “但巫县、秭归、西陵呢?一旦曹魏围江陵,西线失援,则得势者非魏非吴,乃蜀也!”

    孙权怒道:“难道与蜀联和,蜀就会答应吗?!”

    陆逊为之一滞,不知所言。

    朱然、是仪、张承等人,亦是面色不佳。

    确如至尊所言,事已至此,就算大吴厚颜与蜀请和,蜀国也极大概率不会直接答应。

    至少在曹魏撤军北返前,蜀军一定会去试一试,能不能趁此时夺回巫县、秭归、西陵,这三个控扼长江出口的要塞之地。

    “至尊,若不与蜀联和,子山、子瑜等人如何是好?”

    陆逊仍旧坚持不懈,只是换了个角度试图说服孙权。

    “难道就让他们为蜀所俘?

    “届时大吴人心将何以安?

    “至尊,为人心计,不论至尊欲与蜀联和与否,都应遣使往说,不然则恐非议将起。”

    “陆伯言,尔欲试孤宝剑锋利与否吗?!”孙权再次扶剑出鞘,向前踏出一步。

    众人顿时惊诧不已。

    至尊这是董卓附体了?

    以前的至尊不是如此的。

    至少对真正于国有益的谏言,他是听得进去的。

    否则的话,他们这些人今日也不会相约齐聚于此。

    孙权并不理会诸文武惊诧之情,仍旧扶剑对陆逊怒目而视:

    “陆伯言,趁魏蜀交战来夺襄樊是你为孤出的主意。

    “蜀并关中、复长安后,孤遣众往夺西城,你也没有意见。

    “如今西城败绩,你明知蜀绝不同意与吴联和,却仍屡次三番劝孤降意,遣使往说,究竟何意?!

    “既然遣使往说必然无果,遣使何为?!”

    自从夷陵一战得胜后,孙权与麾下大臣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争执了。

    屡次劝孙权不要去西城的朱然终于站了出来,为陆逊挡刀道:

    “至尊,伯言言之有理,不论吴蜀能否再盟讨魏,都应遣使去说,莫寒了大吴将士之心啊!”

    孙权脸色越发阴沉:

    “休再多言!

    “当年刘备败走白帝,他可曾遣使来向孤讨要潘承明、郝子太、廖化等人?!”

    见众人神色大异,孙权似乎反应过来自己言语没过脑子,这才稍稍降了语气:

    “孤非是要弃子山、子瑜诸将于不顾。

    “只是三国乱战方起,非是遣使讨还之时。

    “孤意已决!

    “先却曹魏,使魏不敢觊觎我大吴江南之土,再联魏迫蜀!

    “今蜀之大兵尽在关中。

    “赵云、陈到二将,不过两支偏师而已!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