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前未有之,朕亦不免!49k(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p;   蒋琬与董允接受的,就是这种被谶纬之学重新解构的儒学教育。

    他们根本摆脱不了谶纬的影响。

    而如今刘禅口中这条“梦谶”,既有预言,又有部分已经应谶的事实作为支撑,直接就是谶纬的完全体。

    再联想到昨日的日食地震,联想到被砸碎的先帝造象,琬允二人再也没法断然否定刘禅的梦谶。

    便是抛开谶纬之说,以他们理性分析,倘马谡真如先帝托梦所言,因好大喜功而为曹军所败呢?

    大汉亡不亡不去想,北伐则一定是败了。

    街亭位置太关键了。

    一旦马谡败走,则曹魏援军将源源不断入陇。

    大汉根本没资本与曹魏在陇右打持久战,必须退军汉中,不然则有被截断归路的可能。

    偏偏这位处于分析链条第一环的马谡,在被先帝评价『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后,许多人都能看出他确实急欲证明自己的价值。

    细想之下,真有可能做出不听丞相号令的动作。

    谶纬与理性相互作用,两位宫府重臣很难不对北伐与大汉的前途命运感到心慌与迷茫。

    不过,老臣终究是老臣,这位比丞相还要年长十岁的蒋琬,很快便压住种种情绪,弯下腰身,捡起那份从他手中滑落的帛书接着看了起来。

    董允在一旁迅速将帛书扫完,其后怔怔看两眼帛书,又看一眼蒋琬,想知道蒋琬是不是与他同样心情。

    自帛书甫一入眼,他便看到了上面多处大片洇开的墨迹。

    至于文章开头,问候寒暄,字迹还算工整。

    到了中间写先帝托梦,写北伐将败,写国家将亡时,行笔逐渐潦草粗放,忽慢忽快,时疾时徐,欲行复止,断笔狠重。

    等到与丞相剖白心迹,说不知何面目见先帝,说要痛改前非,说要继先帝遗志时,已是情

    舍身忘死之念,臣以为假以时日,必可追及文宣二帝。

    “届时,陛下主内,丞相主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日,臣等可翘首而待也。

    “若舍万乘之躯而以身犯险,臣以为此乃将军之义,非帝王之义,不可取也。”

    “以身犯险?将军之义,不可取也?!”蒋琬话音甫一落地,刘禅便已勃然而起针锋相对。

    “前汉之时,高帝谋臣渊深,猛将林集,犹荷甲持戈,涉险负创,险死还生,遂成汉业。

    “后汉之际,世祖以三千之众当新莽四十万之敌,逆战昆阳;及兄长伯升为刘玄所害,悲不敢露,更匹马驰诣刘玄自谢;

    “后以河北未定,孤身渡冀,王郎出十万户相购,世祖北走幽蓟,南渡滹沱,惶惑一时,危然后安,涉险如此,方奄有四海,鼎定乾坤。

    “及建安之世,先帝败军荆楚,曹操拊手大悦,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赴险孙权,东连吴越,举兵西向,遂取巴蜀。及至奇计犯险于定军,身冒矢石于阳平,曹操无计,基业乃固。

    “便是逆贼曹操,亦曾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几败白狼,殆死潼关,然后伪立一时。

    “反观刘表刘繇,汉室后裔,身负人望而旁观袖手,各据州郡而怕死贪生,虎狼在侧而坐待成败。

    “于是群僚狐疑满腹,四境降者雨集,遂使曹贼据河北,孙逆坐江东。

    “再观官渡鏖战,倘袁绍能效曹操亲赴乌巢一般履险蹈危,压上性命所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