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秋意浓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院赶去。

    她觉得心里不踏实,不如赶会路去接薛禾下学,两人趁早收拾了回山里的庄子去。

    这些年庄子收成也算充裕,足够母女两人躲进去安生下来,条件苦一些就忍忍吧。实在不行她就带着薛禾离开瞿州,反正天无绝人之路,总归有办法解决的。

    淮王府别院在子午大街的南口,离薛禾上学的毓秀书院隔了好几条街,当初她本不愿让薛禾一人来那么远的地方念书。

    但薛禾天资聪颖,一考就考上了声名远扬的毓秀书院。

    毓秀书院所育之人,或为治国之栋梁,或为治学之贤达。薛禾能考中实属不易。书院里的夫子惜才,一篇策论甚至引得他亲自来王府问询李?,不肯放过这棵苗子。

    这是薛见微一直以来的心病,她担心薛禾过于优秀,又不舍得埋没薛禾的天分。对于她们母女二人,隐匿于世间就是命运最妥当的安排。

    等到了书院门口,天色已经不早了。

    中秋佳节临近,瞿州取了宵禁,街上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夹道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贩,热闹的气息涌进薛见微的心头,驱散了氤氲的雾霾。

    不论如何,只要薛禾开心平安,她的心终是规规矩矩落在肚子里。

    路过贩纸灯的小摊,她甚至贴心地替薛禾买了一盏玉兔纸灯,一盏灯居然要两钱银子,放在往日薛见微是万分舍不得的。可今日因为秋学之事,难得想要讨薛禾的欢心,她索性一改扣扣搜搜的习惯,大手一挥买下了最贵最夺目的一盏纸灯笼,侯在书院门口。

    灯笼上的兔子,一双红眼点了睛栩栩如生,薛禾见了一定开心得紧。

    左等右等不见人。她抓了一门房,“劳烦您,我来接薛禾。”

    门房抬眼一看,说:“薛娘子,你家姑娘刚一下学就走了,你可来迟了!”

    话音未落,门后挤出一长须夫子,像是怕薛见微溜走,急忙扬声喊道:“薛娘子留步!”

    薛见微年轻时曾委身在太子詹事府磋磨了好些日子,吃尽了这些文邹邹的老夫子的苦头,时至今日见了这种头戴方巾身着布衫,蓄着长须的夫子仍然心里发怵。

    她捏着灯杆,连带着纸灯笼里的火光也跳跃颤抖起来。

    “见过夫子。”

    刘籍抚过长须,厉声道:“薛娘子,你可曾留意过薛禾的指掌之间?”

    薛见微不明白此话用意,只好如实回答,“手指不算细直,握笔之处皆有厚茧。”

    “既知她的不易之处,为何明年秋学,不愿让薛禾入选?”

    刘籍恨铁不成钢地伸出指头,点着薛见微哀叹道:“过目不忘,一览成诵。虽说薛禾是女子,但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钦点有才之人皆可入选秋学名录,为何不让薛禾报名?”

    刘籍扫了一眼薛见微,心头思绪纷杂。

    薛禾随了母姓,虽居在淮王府托了淮王母家表亲的名头,从未见过薛禾的父亲究竟是何人,也许薛见微另有难言之隐。可毓秀书院是最重才学之所,万不会因着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牵连到薛禾。

    他叹息道:“即便你有难言,也不应拿孩子的前途做戏。”

    薛见微低着头,斟酌了会措辞,“夫子教训的是,回去我再和薛禾商量一番。劳烦夫子挂心了。”

    刘籍仍苦口婆心地叮嘱:“薛禾通悟,先于贤才,若非受至,近乎泯若众人,薛娘子应当多上心才是。”

    听得薛见微头疼,她插科打诨一番借口接薛禾回去好好商议,赶紧辞了夫子。

    街上人多,马车走得并不快,薛见微沿着长街拐了个弯便追上了先她一步下学的薛禾。

    小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