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围炉煮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然后一下子从座位上跳起来,“谢兄!你,你,此等好文,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谢兄大才,令我汗颜!”

    “真桃花源,这样的地方吗,简直令人心驰神往。”

    转而忽又怒道:“谢兄,不是我说你,你若是早将这篇文章拿出来,你的桃源早就不仅在柳州这方寸之地了。”

    见他一惊一乍,谢安夸张地捂住了耳朵。

    “林兄,我何时说过这是我作的文章。”

    “此文乃是一位名为陶渊明的先生所作,只不过他早已仙逝,我只是代为收藏了此篇而已。”

    “陶渊明……”林知鹤叹道:“浮世中寻求心静,污浊中尤自高洁。这位陶先生一定是一位不出世的大家,否则觉作不出如此立意高远之作。”

    “谢兄,我还真是羡慕你。”

    谢安知道他乃礼部尚书之子,看来虽未走仕途,但墨水还在:“你能读懂文章真意,若是先生知道,即便从未见过,想必也会愿意引你为知音的。不必如此遗憾。”

    林知鹤自然不会执着于这个。

    他按住谢安手中的扇子,兴奋道:“谢兄,我有个想法,你听听如何?”

    谢安挑眉,示意他有话快说。

    林知鹤起身,来回踱步,终于道:“我们既然取名为桃源茶馆,不如就将这篇《桃花源记》抄录下来,不,不是简单的抄录,是抄录在丝缎上,悬挂在这大堂内!”

    他越说越兴奋,“就用那种最大最长的丝缎,从上垂落至底,泼墨挥洒,岂不快哉!”

    “配上谢兄设计的布局和茶具,恰如其分,实在是太妙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谢安面前,脸红眼亮,“谢兄!你觉得我这个主意怎么样?”

    谢安用一种看宝贝的眼神看着他,毫不吝啬他的赞赏:“林兄,我也觉得,甚妙!”

    两人行动力自不用说。

    至于去哪里买丝缎,有卢风。卢风的新铺还叫云秀坊,他推荐用一种月影纱,听说是目前最轻薄最飘逸的丝缎。

    至于找谁来挥毫,有林知鹤。用林尚书的话来说,这儿子除了做官不行,其他的都愿意钻研。

    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和个人特色。

    ……

    很少有人选在冬日开新店铺,只因天寒地冻,少有人愿意在这种天气出门。

    他们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雪花纷纷扬扬,簌簌落下。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工。

    屋檐街道很快就覆盖一层松软的白雪。

    洒金街商业繁盛,倒不至于空无一人,吃酒喝茶,三两聚会,仍然是京城内最热闹的街道之一。

    街上行人匆匆而过,忽然发现一片白色苍茫之中,有夺目的红色就像寒冬绽放的腊梅,如一簇火焰让人追逐向往。

    那红色铺天盖地般,实在太过抢眼。

    走到近处,才发现是一家新开的铺子。

    自二楼而下、大门左右,分别悬挂着两匹足有四尺宽的红绸,肆意张扬地垂落到底,在寒风冬雪中猎猎翻飞。

    上面书写着两行大字,笔法遒劲有力,矫若惊龙。

    不知是谁缓缓道来:桃花源里桃花客,雪落客来茶作酒。

    白雪天地间,红绸翻动,黑字苍劲。

    好一幕绝佳的雪景,好一个绝妙的以茶作酒!

    众人这才看清此间新铺,原来是一家新开的茶馆,名为桃源茶馆。

    这样的开张景象,即便是京城之人也从未见过。

    当即便有人停下脚步,走进茶馆。倒要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新铺,如此附庸风雅。

    一进店内,又是另外一番景色。

    赞叹之声传至门外,越来越多人驻足停留。

    满目望去,竟然都是如同门外红绸一般的丝缎,只有两尺宽,同样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