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六十三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姓的积极响应,还在朝廷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注4】王文茵将苏轼带到山顶上,指着几十个大小不一的水泥石墩子给他看,“这些便是七衙内亲自动手做的水泥混凝土石墩子试验品。”
苏轼自嘲般摇了摇头,“阿茵说的没错,文家七衙内的确与其他官宦子弟不可同日而语。以他的出身条件本可以靠家世祖荫混吃等死躺平度过一生,但他却偏偏要靠自己,关键是人家还这般努力,这叫我等无能的老朽该如何自处?”
“苏大人何必妄自菲薄。”王文茵抿嘴笑道:“文家七衙内可是很崇拜大人您呢。”
苏轼捧腹大笑,用手指点了点王文茵:“阿茵,你可真会说笑。”
王文茵端正脸色抗辩:“大人,我说的是真的,不信大人可以自行去问七衙内。”
苏轼敛起笑容长叹一口气:“能得晚辈欣赏,我苏子瞻也不算太无能。”
“大人从来就不是无能之辈,人生难免起落,不求事事顺心,但求无愧于心。”
王文茵的话犹如醍醐灌顶,苏轼低头喃喃自语:“……不求事事顺心,但求无愧于心。说得好啊,阿茵你活得比我可通透多了。”
“在我眼里苏大人才是性情洒脱之人,热爱美食的人都是真正热爱生活的人。”
苏轼抚掌大笑,“阿茵你真的是一朵解语花,难怪七衙内看你的眼神与旁人不同,不会是另有深意吧?”
王文茵怕苏轼误会,赶忙解释:“大人,我同七衙内只是合伙投资农场,并无其他交集,他并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
苏轼扭头看她,“你确定他真的不知道你是何人?我看未必吧。”
王文茵愣是嘴硬:“那便是他自个儿猜到的吧,不过他既没说破,我就当他不知道。”
苏轼啧啧摇头,“你这就叫此地无银三百两。”
王文茵却不以为然:“大人有所不知,缩头乌龟虽则自欺欺人,却免去了出头鸟的风险,我不想给自己添麻烦,我只想安安静静赚点小钱,平平淡淡度过这一生。”
苏轼一愕,思忖之后深以为然,捋须笑道:“阿茵你小小年纪想得可比我透彻多了,不过你确定只是想赚点小钱?我看你投资这个又投资那个,怕不是要做汴京首富吧哈哈。”
王文茵认真想了想后,摇头,“我同阿弟身无分文流落到此地,最初的时候我只是想赚点钱养活自己和阿弟,所以一开始我选择将成本最低的早籼米做成鲜米粉同村民换粮食赚差价。制作鲜米粉虽然不难,但若是只有我同阿弟两人却也是做不起来的,正好福田院内有一帮同样走投无路的人,他们虽比不上身体康健的人,但帮着一起做米粉还是够用的。”
“于是我便用我娘留给我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