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037(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037

    早朝,含章殿

    一群臣子正吵得不可开交。

    御史大夫举着芴板出列,悲痛道:

    “太皇太后不治而亡,症状与穆王世子一般无二,必是那妖妃联合南照妖人作乱,”

    “施展妖法,以蛊害人,令太皇太后薨逝!”

    众人闻言,皆惊哗然。

    “还请陛下肃清奸佞,斩立决!”

    “请陛下斩立决!”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好笑。”刑部侍郎魏观振振袖子,道,“太皇太后病发之时,贵妃娘娘与南照众使臣都在那明镜司中,如何突破那森森大狱,铜墙铁壁,施蛊加害太皇太后?”

    “莫非尔等是质疑明镜司的严密,质疑陛下的英明?”

    谁不知明镜司乃是大魏建国以来最为机密的大狱,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除非天子或是其最亲近的宠臣,否则谁敢擅自往来?

    那老臣颤巍巍跪下。

    “老臣不敢。“他梗着脖子道,“可,就算陛下将南照之人统统关进大狱,也难保没有那漏网之鱼啊陛下。”

    谢云起道:“陛下,大魏建国以来,纷争不断,后宫之中必有妖孽潜伏,必须尽快铲除方能平息乱象,为今之计,唯有立一贤良淑德的女子为后,方能镇压妖气,保国安宁。”

    此言一出,众臣议论纷纷,由惊疑转为激动。

    “淮南王所说在理。”

    “是啊,今年怪事颇多,都是那不吉之兆……或许陛下大婚,便能压一压这邪祟之气。”

    皇帝道:“不知众爱卿属意何人?”

    张御史道:“臣斗胆举荐,郑国公之嫡出长女。此女曾在闺中时,便常与穆王殿下施粥于民,关心百姓疾苦,抚慰人心。此女德行高尚,仪态端庄,言行举止皆合乎礼法。堪为国母。”

    魏观一声冷笑:“郑家早已因谋逆而全族下狱。张御史还一口一个郑国公是何居心?此为大魏明堂,议论国事之地,诸君都是读圣贤书之人,该知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却一口一个妖气一口一个妖孽,竟如那蚊蝇乱飞的市井,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你!狂妄小儿,竟敢口出狂言。”

    就在这时,高居主位的皇帝脸色一白,身子一颤,“噗”!

    地上赫然出现一串鲜红的血迹。

    “陛下!”

    “不好了,陛

    下呕血了!太医,快传太医!

    忽然有人惊叫:“你们看。这、这是什么?

    竟不知从何处出现一只怪虫,目标明确地爬向那些血迹,贪婪地吸食起了地上的血液。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更新,记住域名caixs.com?请来才小

    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已经有人跪下哀哭:“先是穆王世子,再是太皇太后,如今又是陛下,天要亡我大魏,天要亡我大魏啊!

    谁知,他刚哭喊完毕,身子一晃,亦是口喷鲜血倒地不起。

    更不知哪里飞来一只通体漆黑的怪虫,伏在地上吸食血液,离得近的人都吓得瘫倒在地,面无人色。

    唯有钦天监项微与面色不动,撩起衣袍抬起一脚,踩死了这只怪虫。

    皇帝虽口吐鲜血,眼中却仍有一丝清明,离他最近的景福,弯腰恭敬地听完皇帝的低语,传达他的旨意道:

    “陛下有命,立刻停止所有关于斩立决的议论!宫中上下,保持冷静,不得轻举妄动。

    “传钦天监、刑部尚书、刑部侍郎,太医院众位太医,于含章殿觐见!务必全力查明朕之怪症,并对太皇太后薨逝一事进行彻查。所有惊羽卫听令!

    “在!

    “加强宫中守卫,防止任何狼子野心之人,趁机作乱,搅弄风云。

    “至于立后之事……

    “容后再议!

    “陛下,臣??

    张御史话没说完,倏地脸色一青,吐血倒地,而同样的,他所呕吐出来的血渍也吸引来了一只怪虫。

    见状,便是有那想要继续施压,令皇帝处死宸贵妃和南照众人的,都死死地闭紧了嘴,唯恐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待这一番惊乱稍微平息,有人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啊……太吓人了,竟然连陛下也……

    有人看向谢荣:“小郡王。陛下不会出事吧?

    “方才就连张大人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这真的是妖法吗,怎么小臣瞧着,竟、竟像是那传染性极强的疫病一般。

    谢荣抬眼,看了看那袭长及垂地的雪白长袍,皇帝已在数位太监的搀扶下,缓缓往后殿而去,于是谢荣收回目光,若有所思地看着那滩血迹。

    突然,他想到什么,猛地哆嗦了一下。

    皇兄啊皇兄……

    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你倒是聪慧。谢荣立刻藏好情绪,看向那年轻臣子。

    那臣子闻言一肃,趁着众人都渐

    渐散去了,小声问:

    “荣郡王,宫中近日多事,人心惶惶。臣闻郡王与陛下素来亲厚,必知其中深浅。臣虽微末,亦愿为国分忧,还请小郡王赐教。”

    谢荣手搭在他肩上,啧啧道:“太医院那一帮子庸医,从一开始就错了,穆王世子的病,根本不是中蛊。”

    “你想想,如若区区一个南照使臣,就能给大魏皇室成员,以及大魏高层,神不知鬼不觉地下了蛊……那么我大魏国威何存?此事一旦传扬出去,我国的权威将被彻底瓦解,周边宵小蠢蠢欲动,北凉更会借题发挥……蛊毒之说,绝不可能放任。”

    “臣明白了……如若像小臣这般相信,这是一场瘟疫而非蛊术的人越多,舆论,就会发生转变。”

    “陛下想要的,是这种转变。”

    只是这种转变能带来什么呢?

    如若,这并非那害人的邪术,而是一场来势汹汹的疫病,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嘘。”谢荣指尖抵唇,“知道太多死得越快,咱们还是好好当一个看客就是了。”

    -

    陛下病倒的消息如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每个角落。

    之后,宫中不少地方都出现了相似的病症。

    太医院彻底灯烛不熄,亮如白昼,医官们日夜不休,正紧锣密鼓地研究着治疗疫病的良方。

    宫墙之内,紧张的气氛弥漫,就连芳华宫这座刚刚迎来新主人的宫殿,亦是死气沉沉。

    白露看着郑兰漪,低声道:“奴婢不解。陛下为何要让大家认为,这是瘟疫,而非蛊术所致?”

    主仆俩脸色都有些苍白。她们从昨夜开始便高烧不退,呕吐不止,呕吐物亦是引来了怪虫。

    莫说是她们。

    其他宫人也都出现了程度不一的症状。

    在宫里,芳华宫是情况最为严重之处,这几日,天天都有人来熏上几回艾草,弄得乌烟瘴气。

    白露满脸忧愁,若不是娘子给了她一枚绿色的药丸,只怕她现在也躺在榻上起不来身。

    时至今日,郑兰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陛下这是在利用舆论。

    要想让人减少对某一件坏事的关注,最好的办法便是制造一件更坏、更糟糕的事件。

    她道:“瘟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