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元日大购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道,跟着嚷嚷:“我们也要元宝,也要孔方钱!”

    “都有都有。”华胜娘子笑叹道,“我这花儿鸟儿多好啊。”

    她把一张梅花枝戴在头上,给左右的客人观赏,“瞧瞧!”

    一位客人问:“怎么没有人胜?”

    按道理说,华胜剪纸技艺好的,首先就是得剪人胜。谁知娘子露出个颇为惆怅的表情,淡淡回应道,“人物形态太难了,我剪人手艺不好。况且人形大多是自己家剪小像,我那些作品……不提也罢。”

    提问的客人是个年轻女郎,闻言感同身受,了然点头。

    “那我也要元宝,回头赠给我爹爹。”

    “好嘞。”

    华胜娘子接了许多元宝铜钱的单子。

    元黎等她剪。

    摊子旁边的小竹篓里放着些许小巧秀气的剪刀,看起来是卖的。

    华胜娘子提醒她,“女真人当心,我这剪刀锋利得很。”

    “这剪刀卖吗?”

    “自然是卖的,”她说话很有意思,“都是我自家制的,去年就做好了,没卖出去。不值几钱,当个添头给有缘人。”

    剪刀是铜制的,外面不知道用了什么工艺,镀得跟金剪子似的。

    元黎挑了柄缠红绳的,使了使,确实锋利又不磨手。

    有客人注意到,凑上来观看。

    “像金剪子。”

    华胜娘子搁置剪到一半的花样,翻出一个没有缠绳的,给客人们指出刀头发绿之处。

    不少客人失去兴趣。

    等华胜娘子剪完订单,马路通畅一些,人流动了起来。

    元黎拿着几张华胜与一把剪子,与华胜娘子道别,随着人群往里走。

    抢头香的没见着,等他们走到第一座庙,日头都快升上天顶了。

    香客仍不少,自带香烛金箔,纸马供花,从烧香处一路排到大门口。但大伙儿都没有争执,乐呵呵地有序排列,轮着去香炉门口。

    要元黎说,龙泉坞的庙宇真是当代民众最守秩序的地方了。

    也有秩序稍混乱的。

    一间寺庙的侧门,几个和尚也在摆摊,出售房顶的灰瓦。

    谁出了功德金,谁就能在瓦片上写上一家老小的姓名,等开春他们修缮佛殿的时候,再把这些瓦搁上去。

    信众一听,那还得了,这不比头香供灯管用?

    寻常人添了香油钱,并不在意自己究竟得到哪片瓦,反正心意到了,心诚则灵。

    但要较真儿,最顶上、位置最好的瓦,只有那么几片。

    总有几个较真的富商,对这瓦志在必得。在佛寺里,这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佛祖门前打投排位的竞争。

    几个富商围着小桌,争执不休,最后决议竞价。

    元黎看得津津有味。

    燕赤霞提醒她,这就是最初引进绿孔雀的寺庙。

    元黎打量起桌前几个笑眯眯的和尚,看起来头脑很好的样子……

    实在进不去,就在外面瞧热闹吧。

    给富商竞价凑了个人头,一行人从龙泉坞挤出去,只觉得呼吸都顺畅了许多。

    大伙儿去湖畔看了会游船,又在附近吃了些庙会点心,快快乐乐家去。

    胡家今日在山上祭祀狐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