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杜槿抬眼瞧去,旁边一白净少年正斜斜吊着一双狐狸眼,满脸讥讽地瞥过来。

    这少年手长脚长,身子瘦削,穿着宽大衣服像是裹了个麻布袋,平日里见谁都横眉竖目,没个好脸色。

    正是赵林林的双胞兄弟,名唤赵风的小子。

    杜槿还没来得及反应,兰婶已拎起赵风耳朵,“胡吣什么!就你天天捣乱生事,恨不得缝上你那张破嘴。”赵林林也跟着啐道:“槿娘,别理这泼皮。”

    杜槿微笑点头,“阿风快人快语,没关系的。”

    与赵林林截然不同,这赵风不知为何自第一次见面起就对杜槿充满敌意,经常满脸警惕地盯着她。另一个名唤赵山的四五岁小子则憨厚敦实,一见杜槿就傻笑着贴过来。

    这兄妹三人性格截然不同,经常拌嘴打闹,每日吵吵嚷嚷倒是颇为热闹。

    这日兰婶母女俩到路边林中寻找野菜野果,杜槿也跟了上去,不多时便有了发现。

    “草叶细长,有长长的淡紫色小花,估计是麦冬。”杜槿扒出湿润带泥的草根,上面果然缀着几颗黄白色的纺锤状块根。

    “兰婶,你最近总是干咳,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用这个正合适。可以洗净晒干煮水,或者与粟米一起煮粥。”

    兰婶捡了石块来挖,“草根子还有这用途?那可得多弄些。”

    杜槿见母女俩低着头弯着腰,一人挖一人摘,不多时就装满一大捧,忙道:“够了够了,这东西性寒,伤阳气,吃多了对脾胃不好。”

    兰婶意犹未尽,“杜娘子,若是还见着什么草药可得与我们说。逃难在外最怕头疼脑热,你懂医术真是帮大忙了。”

    赵家人十分惊喜,本以为杜槿只是随口之言,没想到竟然真的精通药理。

    这几日来,杜槿总能在路边的杂草树丛里寻到些草药,什么地黄、山栀、香附子之类,根、茎、叶、果,样样都能讲出门道。许多药材既能入药、又能充饥,给赵家帮了不少忙。

    杜槿虽是个年轻女娘,在旁人眼里尚算不得正经大夫,但赵家众人却十分信服。

    赵风除外。

    这日,杜槿正仔细在附近的树林里辨认着各类花草果木,希望能找到些治跌打损伤、腹泻呕吐的常用药材,都是野外极易得的病症,有备无患。

    好在这大夏的水土、气候与杜槿前世十分相像,草药品种也一般无二,植被茂盛,更没有污染,路边随手可得。杜槿仿佛掉进了粮仓的老鼠,日日都在林间穿梭不止,收获满满。

    正找着,一大片黄色小花映入视线,花朵幼嫩,花形像一株株小伞,仿佛竹叶的紧小叶片上覆着淡淡白霜。杜槿十分惊喜,忙唤了兰婶二人来。

    赵林林伸头,“这是又有好东西了?”

    “柴胡,风寒风热都能治,再实用不过。”杜槿又细细教二人如何采摘,“这是北柴胡,取那一半土上、一半土下的主根就可以。”

    赵林林闷头便挖,将这片柴胡采得差不多了,又看到山涧对面还有一片同样的黄花。见这小溪不深只到脚踝,她便踩着石头淌过去,不想石上青苔湿滑,一时不防,突然哎哟一声跌进水里。

    “就属你最皮!非要踩石头,这下半边身子都湿了,也不怕得风寒。”兰婶边给女儿擦头发边埋怨,旁边赵方平默默给篝火又添了几根柴。

    今晚杜槿等人在一处避风山坳里歇息,周围也有不少流民同样在此处落脚。

    初春夜里寒凉,明月高悬于星穹之上,朦胧夜雾从山林里漫出,带来声声虫鸣,零星几处篝火在簌簌山风里抖动。

    方才跌进水里时,赵林林重重崴了左脚,疼痛难忍,红肿如鹅蛋。杜槿正沿着脚踝细细摸着,怕她骨头出问题。

    下手有些重,赵林林一直叫疼,但只得了杜槿淡淡一个眼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