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见过陆霜的父亲陆知行似乎在对女大学生章凝进行某种实验。已知章凝死于2011年5月17日,四年后的同一天,她的“飞鸢”坠落在黄浦江。而陆霜在家中秘密地下室发现章凝的尸体时,是5月22日。

    这就意味着,如果章凝死后五天,善后事宜处理完毕,陆知行将尸体转运到家中临时存放,再算上尸体移送出国到冰岛的路途,时间线几乎可以完全吻合!

    而上海警方恰好曾经发现,章凝溺亡事故的出警记录和死亡档案都有伪造嫌疑,她很可能根本不是意外死亡,而是有人蓄意谋杀!

    问题只剩下一个。

    千灯会总部如此大费周章地制造一位普通女大学生的死亡,并不远万里转运尸体到冰岛基地实验室,目的是什么?

    而如果Z-001或Z-002代表女大学生章凝,则另一个代号的所指是谁?

    一向冷静的章凝也不免心跳加速。她隐约意识到,这可能是她距离所有谜团的真相最近的一刻。

    她急不可耐地翻过这一页,继续往下看。

    然而接下来的记录乏善可陈,基本是一些专业性极强的生命监控指标等内容,直到2011年6月20日,又一张表格引起她的注意。

    “手术已成功结束,全程共计8小时42分31秒。Plan B虽然风险稍微可控,但手术耗时数倍于A,且后期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培养维护。目前康复组已进驻。已将情况同步全体项目人员,并通知特训组提前做好准备。”

    这一份记录中,出现好几个令章凝格外在意的字眼。

    手术?是Z-001还是Z-002的手术?目的是什么?

    之前的记载提到,Z-001的身体损毁情况严重,似乎已经被放弃,那么,手术对象大概率只能是Z-002。

    康复组倒很好理解,毕竟手术后需要休养复健。可特训组是用来做什么的?

    章凝瞟一眼腕表,时间不等人。她急切地抓过剩下的文件夹,匆匆翻阅。

    2011年9月24日,陆知行在这一天的记录上写道:“毫无疑问,受体的恢复速度令人惊喜,推测几乎已能达到术前健康状态60%-70%的体能。或许,我们在术前对它的资质评估需要重新审视。基于此情况,先生命令执行新的增补计划,已通知科研组,将需要准备一次补充手术。”

    先生是谁?难道是维尔诺先生?

    章凝摇摇头。以陆知行首席科学家和大中华区理事的身份,他理论上应该至少与当时的维尔诺平级。

    那么,先生就只有一位。

    那位始终未曾露面、连陆霜都知之甚少的“阿诺德先生”。

    如果连他都要亲自过问,这项实验的内部等级必然非同小可。他临时提出的增补计划是什么?

    她立即翻到下一页。

    然而8月之后的记录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什么信息量,甚至连12月中补充手术完成都只一笔带过。更怪异的是,从这一页开始往后,实验记录的字迹都已发生改变,再未出现陆知行那手漂亮的字体。

    章凝直接看向签名落款。

    果然,记录人都从陆知行变为一个英文名。

    AnnaSmirnova。

    看上去是一名俄罗斯科学家。

    在2011年12月28日的记录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