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八一回下公子侠义略施小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能讲论些“因果”,又能数列出菩萨的神号,知道求什么该供什么、供给谁,她不愿剃度,却能替师父们跑腿,因此也得了往来富贵人家的机会。

    靠着一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巧嘴,利用贵人对神鬼之事的敬重忌讳,马道婆混得风生水起,连荣国府那个衔玉的金凤凰,也认了自己做寄名儿的干娘。

    干娘毕竟不是娘。

    不过是在神前的花样儿,借一个名号叫那孩子趋吉避凶罢了。

    那家里若正经重视她,又岂会让她继续在外头求三告四地赚生活?

    马道婆盘算着,那孩子虽然生得招人疼,到底母亲出身太高贵些,虽然慷慨,却不好拿捏,倒不如那位一点就着的苦瓠子赵姨奶奶,若是她娘儿两个上位,自己的好儿倒多些。

    此番替她下咒,彼此便是互捏了一个把柄,将来也只好绑在一条船上,岂不好么?

    她有时也会想起老住持说的“取之有道”。

    可这四个字多么讽刺!那老尼姑自己有庙产、地契,手下有一班尼姑任其差遣,她懂得什么是挨饿!

    马道婆已经许久没有挨过饿了,可她想要更多。

    因为在尼姑庵里做杂役,大家都叫她“道婆”,马道婆想不明白,尼姑庵里怎么会叫“道”婆呢?

    索性去个道观罢,替人忙活大半辈子,也该有几个可心的孩子伺候自己。

    孟闻渊在屋顶瞧得清楚,此道姑的形容与几日来自己探察明白的无异,正是马道婆无疑。

    马道婆抖了一回腿,又将道鞋胡乱踢掉,伸手揉捏着自己走得酸痛的脚。

    今日上城里送寄名符儿,顺便再同那些太太奶奶们讨了些银钱物事贴补。

    除了那翰林梅家对自己依旧不咸不淡的外,其余几家都是收获颇丰。

    马道婆吁了一口气,向柜里取了一只红木小箱子来,在桌上铺开一块细布,欢欢喜喜地点数着这些时日积攒下来的金银玉珠。

    孟闻渊看得清楚,他想一个老实的出家人是无论如何不能积攒下这些财物的,更不会如此贪婪地点数,更笃定了自己先前的想法,这必是一个骗财诓善的神棍无疑。

    既然如此,那也不必同她客气了。

    小孟公子从怀里取出一块白布,折成三角形将脸遮住,在脑后打了个结,跟着将手一撑,从梁上飘然而下。

    他轻轻巧巧地落在马道婆身前,用一根顶部削尖的竹枝指住她的咽喉,封住了马道婆即将冲口而出的呼喊。

    孟闻渊压低声音道:“闭嘴。往后退三步、靠着墙、背转身去。”

    他虽然蒙着面,可现在到底是大白天。为免以后麻烦,还是不要让她看清自己面容的好。

    马道婆被这天外来客吓得呆了,自然不敢不从,迅速面朝墙站好,嘴里只叫“饶命”。

    孟闻渊从桌上拈起一只银元宝,翻过来看了看底下的款儿,冷笑道:“你也受用得狠了,不如与我说说,你是从哪里得来的这许多金银?”

    马道婆以为他是图财,忙道:“饶命、饶命。这些都是京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