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鸾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骆宾王在任长安主薄期间因反对与先帝共称二圣的武圣人,被罚入狱,而后遇先帝开恩,方才脱离牢狱之苦。

    出狱后的次年,骆宾王到临海县担任一小小县丞,此时他已是年过不惑,仕途上看不到半分希望,受困于远离朝堂的偏远苦地,心中纵有万千抱负也只能强自压下。

    在临海县入冬的一日,三两故友带着浊酒小菜前来探望,骆宾王在宴席间写下了一首五言诗,后世文人将此诗命名为《冬日宴》。

    《冬日宴》全篇共有八句,广为流传的是最后四句。

    促席鸾觞满,当炉兽炭然。

    何须攀桂树,逢此自留连。

    逐字译成白话,此诗大意是:宴席上与故旧友人们促膝而坐,在鸾鸟纹饰的酒杯当中斟满美酒,做成兽形的木炭在火炉中烧得通红。何必苦心追寻功名利禄,有眼前这围炉畅饮的乐宴,自应久欢不散。

    这首诗本是骆宾王写于淡泊名利的心情,哪里知道,仅仅四年后,他就跟随开国功臣之后李敬业一同于扬州起兵,为祸天下。

    “他们那些文人常用‘攀桂树’来指代登科中举,追逐功名,”颜洵自谦道,“我译得不好,不过这首诗的内中意思便是如此。”

    无需颜洵将眼前这首诗译得多么高雅,白森已得到了她想要的信息。

    她转眼看向身后,几个酒坛摆在木架上,烛光照过去,隐约照亮了坛身上的繁复画纹。

    一群神鸟,振翅飞入云霄。

    “快,我们得去一趟火灾现场。”白森把写有诗句的麻纸放回石匣中,又一手抱起石匣,转过身往酒窖外走去。

    颜洵赶忙跟到她身旁,困惑问道:“那里已是一片废墟,为何要如此着急的赶过去?”

    “来不及多解释了,”白森将手中的石匣紧紧搂着,快步往地下通道的入口方向走,“你想想下午那场火,是不是全写在骆宾王的诗里?”

    “什么?”颜洵大惊。

    白森全神思索着她要去火灾现场找寻什么,不再言语,埋着头在地下甬道中往前快走,几乎都要跑起来了。

    颜洵跟在她身后,脑子里全是白森的话。

    今天的大火,全在一首十年前写成的诗里。只是想想,颜洵背上就渗出一层冷汗。

    两人出了地道,还没走到厢房门前,就听窗外传来人声。

    颜洵对白森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他走到窗边,轻推开一条小缝。

    是几个拎着防风灯笼的守卫聚在天枢棋馆门前闲谈。

    “那个赵先生,死得太惨了。”其中一个守卫道。

    其余人等唏嘘了一阵,又一个人道:“你们说,发生这么大的事儿,山长和监院都不去衙门报官,只是让我们把赵先生的尸身找个地方个给埋了,这是为何?”

    一个看起来年长些的守卫举起酒瓶,呷了一口暖身酒,道:“你是傻么?再有几天就是秋奕选拔了,这个时候有官府的人来,选拔赛还办不办了?”

    众人纷纷称是。

    “听说啊,徐都督的公子是遭人谋害的,真凶尚在这棋院当中,”年长守卫又道,“只能我们兄弟几个多辛苦辛苦,运气好的话抓到这囚娘养的,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