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旧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r />
    在后厅正中有一张方桌,桌上立有三座花枝烛台,烛光明亮,烛下有几套笔墨,一位大族家主请颜洵师徒二人在方桌前落座。

    坐在主座上的扬州刺史说,现在才真正是对屈灵均的祭祀,后厅里那几位巫祝是他们每年端午都要专程请来主持祭祀仪典的祭司。

    扬州曾属东楚,当地留有一些楚巫习俗,又正值端午时节,来到扬州后颜洵就在街市上见过些人扮作楚地巫祝模样摆摊算卜,于是此时他见到那些头戴鬼兽面具的黑袍人并未感觉有多稀奇。

    仪式开始前,一位巫祝将一叠麻纸分发给在场众人,颜洵接过来一看,麻纸上写的都是半首残诗。

    颜洵那时年少贪玩,虽学过识字,却完全没把心思放在诗书上,他根本不知道纸上的诗篇是何人所作,也不知给他这些没写完整的诗辞有何用意。

    他师父也没好到哪儿去,虽是远近闻名的匠师,但说到底也是个整日与沙石土木打交道的粗人,对诗辞歌赋这么文雅的东西难说在行。

    由是师徒二人大眼瞪小眼,都不知接下来要做什么。

    这时,刺史大人朗声宣道,祭典开始,以诗献祭。

    低沉的吟唱声从那几位楚地巫祝的面具下响起,扬州刺史和其他几位家主拿起笔,伴着吟唱声,开始在麻纸上续诗。

    颜洵和他师父相视尴尬一笑,学着木桌旁其他人的样子提起笔,却半天落不下一个字。

    他师父翻了翻手上的几张麻纸,终于找到两首曾经见过的陶潜的五言诗,赶紧书写,颜洵就犯难了,眼前没有一首残诗是他能续得上的。

    这时,身后的巫祝们唱的辞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觉得那些反复吟唱的“魂兮归来”甚是好听,便不顾手上的残篇诗句,把心神全部放于唱辞声中。

    烛火在眼前跳跃,吟唱声中,颜洵如似进入幻境。

    他乘着一叶扁舟沿江而下,在江畔的万重山中他看见了万物复苏,耳边是高昂的猿啸,头顶是变幻的彩云,心中是归家的信念。故国虽远,一日即还。

    颜洵低头,看到手中麻纸上有半首残篇,写的正是东楚巫祝们唱的辞。

    他提笔,把那些从鬼首面具下传来的辞句一一写下,也不管是不是写对了字,听到什么,就写下什么。

    待到吟唱声结束,他在几张麻纸上洋洋洒洒地写下了百千字。

    坐在旁边的师父笑他写了篇没人看得懂的东西,却见他眼眶发红,眼角似有泪痕。

    一个巫祝走到木桌前,从主座的刺史大人开始,收起那些写有完整诗辞的麻纸。

    来到颜洵位置旁,看到颜洵笔下的麻纸竟全是巫祝们吟唱的辞句,那人顿了顿。

    年少的颜洵低垂着脑袋,正当他以为自己要被人训斥对屈子不敬时,那巫祝没说什么,把颜洵的麻纸收到手中。

    最后,巫祝们将所有写满诗辞的麻纸都放于一只铜盆里,刺史大人取下烛台上的残烛,放进盆中。

    火焰燃起,以诗篇为祭品,在火中遥寄给千年前投江而逝的忠魂。

    祭典结束前,扬州刺史第一个从桌前起身,走到巫祝面前,接受巫祝在其额上轻抚三下的安魂礼。

    颜洵和他师父学着刺史大人的样子,受了巫祝的安魂礼后方才走出祠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