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筹集银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开公司啊。长久以来一直在公子身旁侍奉,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若是没了我,公子的饮食起居恐怕都会变得不再习惯呢。但是,请公子放心,用不了多久咱们便能再次相见。我在这里一切安好,您不必挂念。我懂得如何照料自己,身体也并无大碍。只是希望公子能够将自己照顾妥当,收敛一下性子。有些时候,该忍耐的还是得忍耐呀。”

    听到这话,李奋嘴角微微上扬,轻笑一声回应道:“你所说之话确实不假。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嘛,你的这番劝告我已然牢记于心啦。所以你无需过度担忧于我。想我堂堂一个七尺男儿,又怎会连照顾自己这点小事都做不到呢?”

    与此同时,在那宏伟壮丽的大康王朝皇宫里,御书房内一片庄严肃穆。大康王朝的皇帝赵振华正端坐在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其身旁有一名贴心的太监小心翼翼地侍候着。

    而在下方,则笔直地站立着数人。其中之一便是那位德高望重、历经沧桑岁月却依旧精神矍铄的宰相宋元任。尽管年事已高,但他此刻的精神状态依然相当不错;另一位则是勇毅侯付铁锤,此人如今似乎什么心思都不愿操劳,整日装作一副糊里糊涂的模样;还有那位备受瞩目的东宫太子赵一天,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地站在那里,另一位老头子,是礼部尚书郭永安。低头站在边上一言不发。

    大康王朝皇帝赵振华面色阴沉地开口说道:“怎么回事儿啊?你们一个个都跟哑巴似的!礼部呈上来的折子,朕不是早就命你们都仔细看过了吗?难道你们不识字不成?朕这一朝的第一皇孙和皇孙女满月宴,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操办一下,你们觉得合适吗?”他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不满与责备。

    礼部尚书郭永安赶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陛下息怒,此次满月宴,微臣等皆是严格参照前朝的礼仪规矩来办理的,在流程方面应该没有太大的疏漏之处。不知陛下对此有何具体的指示?只要陛下吩咐下来,微臣自当遵照旨意去修改完善。”

    然而,皇帝赵振华却并没有因为这番话而消气,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斥道:“少在这里给朕装什么透明人!也别跟朕揣着明白装糊涂!如今我大康王朝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如此重要的喜事,怎能办得这般小家子气?这满月宴的规模实在是太小了!朕的意思很明确,必须要扩大规模,办得风风光光才行!还有,那皇长孙满月之后,是不是就得开始给他找先生教导读书认字了?这件事可不能耽搁的!”

    宰相宋元任一脸忧虑地说道:“陛下啊!如今是否操之过急了些?怎么着也得再等上个几年吧。毕竟皇长孙还如此年幼,尚需时日成长呐。圣上您若是这般急切行事,恐怕不妥当哟。依微臣之见,要不趁此机会也替皇长孙挑选几位合适的妃子如何?”

    大康王朝的皇帝赵振华微微颔首,露出赞赏之色,道:“宰相所言极是,此计甚妙!果真是老臣谋国之人啊。这件事情,就全权交予爱卿去办理了。务必尽心尽力,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若能成事,朕定会重重有赏!”

    此时,坐在一旁的东宫太子赵一天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不满,起身拱手道:“父皇,儿臣实在难以苟同。那皇长孙连满月都尚未度过呢!此刻便急于给他安排人教**读书,甚至还要为其选妃,这究竟是何意呀?至于满月宴一事,儿臣本觉得举办与否皆无大碍。既然父皇执意要办,那便办吧,但切不可过于铺张奢华。想前些时候,西北地区遭受严重旱灾,朝廷为此派遣官员前往赈济灾民,耗费了整整一百二十万两白银。再者,江南一带尚有部分贪官污吏,也是儿臣差遣西平王世子前去处置的。眼下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应当节省开支才是啊。”

    东宫太子赵一天面色凝重地继续说道:“父皇,并非儿臣有意要驳您的面子啊!对于您的一片良苦用心和悉心指导,儿臣一直铭记于心。只是如今这国库实在空虚得很呐!前些时日,户部前来禀报,当前国库里仅存银三百多万两。若不是前段日子太子妃的兄长慷慨解囊,为国库捐献了整整五百万两白银,恐怕咱们这国家财政早就难以为继了,根本支撑不到现在这个时候啊!所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