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绣坊初遇(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极其讲究,可非寻常之物,你当真能修复?”沈知微抿唇一笑,从针线筐里拈起根绣花针:“舅父可记得上月补的那幅《春山图》?”见许谦恍然点头,又道:“那画上的皴法笔触与这山形纹理异曲同工,用接针法掺入两股金银线,既保纹路走向,又能藏住针脚。”
“儿不敢妄言,但若得一晚功夫,当可试上一试。”沈知微欠身,言辞恳切。
许谦犹豫片刻,忽又想起当年沈家绣坊之名。那时沈父的绣坊曾为宫廷供绣品,一时风头无两,甚至被誉为“巧夺天工”。最风光时,连太后娘娘的蹙金绣云纹披帛都指明要沈家娘子亲手缝制。念及此,许谦心中升起三分侥幸,点头道:“若真能补得妥帖,舅父感激不尽。”
沈知微接过官袍,向张夫人行礼道:“舅母,儿需采买些针线,请容儿暂去坊间片刻。”
张氏急忙取出个钱袋递给她,又叮嘱道:“万万小心些,莫回得太晚。”
沈知微应声告退,转身踏入熙攘的街巷。
快步穿过宣阳坊坊门,朝东市方向行去,坊间街巷熙攘热闹,贩夫走卒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偶有车马疾驰,卷起一阵尘土,惹得行人纷纷侧身避让。她紧了紧披帛,将面容隐于绸缎间,仅露出一双清亮的眸子。
东市,乃长安繁华之地,商贾云集,街道两侧铺陈着琳琅满目的货物。虽有市令巡检,然仍难掩其热闹喧嚣。沈知微举目四望,见到‘青纹锦’三个字悬于门楣的匾额,方才停步。刺绣坊门口垂挂帷幔,针线手工精致,一望即知非寻常坊肆。
沈知微整了整衣袖,迈步入内。掌柜见她进来,连忙迎上前,叉手行礼道:“小娘子可是选购绣品?小店丝线、套针俱是上品,定不叫娘子失望。”说着掀开青瓷罐,各色丝线如虹霓倾泻,在乌木托盘上铺开斑斓星河。
沈知微从袖中取出一块缝有山形纹的官袍布料,递予掌柜,微微欠身道:“烦请掌柜留意,可有与此纹样相配的丝线?另需套针一副,针头须极小,方能使纹样无失分毫。”
掌柜接过布料,仔细端详,眉头轻轻一挑,低声道:“小娘子,这可是礼部官袍?如此细密的针脚,补绣不易啊。”他举着布料对着天光细看,"这金线掺了雀羽,银线里混着冰丝,也就礼部司衣房的手笔......"转身吩咐身旁伙计道:“快去库房,将那江南所送的上等丝线取来。”
沈知微站在一旁,目光扫过坊内陈设,心中暗忖:许谦官袍上的山形纹虽非难得一见的精细,却是礼部所用之制,要补得无迹可寻,稍有差池便会贻笑大方。
片刻,伙计端着托盘上前,将各色丝线和精制套针摆在桌上供她挑选。沈知微低头细看,正打算试用几根,忽闻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她下意识转眸望去,只见一辆乌檀木镶铜边的马车缓缓停在坊门外,一名男子自车上步下。
那男子身着天水蓝圆领长袍,纹饰暗隐,袖口与衣摆上均绣有细致回纹,精巧低调,不见奢华却自带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