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真烦。

    皇帝板着脸,起身道:“退朝。”

    啪!

    净鞭声响。

    山呼万岁后朝臣们陆续离开宋首辅在原地站了许久,心底的失望又浓重了几分。

    这些日子每每说青州地动,皇帝都会大发雷霆。

    宋首辅其实也是知道些原因的,当年先帝还在世国师尚未羽化。国师就曾说过若继位之君失德国必有大灾。当时没有人在意毕竟太子贤明、仁德举世皆知。

    “宋首辅。”

    宋首辅抬首见是谢应忱,他拱了拱手自然而然地与谢应忱一同走出金銮殿沿着高高的云龙阶石往下走。

    “宋首辅我也不拐弯抹角了。”谢应忱直言道,“在凉州开养济院,你看如何。”

    “养济院”这三个字让宋首辅的脚步略一停顿。

    这是废太子曾经提出过的就在先帝驾崩前一年。

    废太子当时说大启地大,各州各地都有无力为生之人应在各县开立养济院由国库拨款,用以安置鳏寡孤独残,和被丢弃的孩童。也可在出现灾祸时对全民加以救济。废太子曾与内阁商议过很多次逐渐完善了养济院的章程,可惜最后还没来得及实施他就成了废太子养济院的事也就此耽搁下来。

    “先在青州各地开设养济院哪怕没有地动对朝廷也无太大影响。”

    “若是八月地动养济院可以立刻启动赈灾救济。”

    顾知灼说过八月的地动会是本朝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祸及数十万人。

    所以谢应忱很急。

    但是这种毫无根据的推断和预判除了首辅还信几分其他人最多是将信将疑尤其皇上格外排斥提前预警宋首辅自然也会处处受限。

    首辅思量片刻:“养济院倒是可行。”

    只要不提地动仅上折子开养济院

    “只是大公子您兴许不知国库贫瘠怕是出不了这个银子。”

    依废太子当年的意思在大启全国上下建养济院至少需要拨百万两白银哪怕如今仅在青州一地建也得用上十数万两朝廷如今国库存银只有不到七十万两下半年的军资得从里头出淮河建堤需要银子西疆这次民乱也得拨出一大笔银子用作安抚。

    谢应忱一眼就瞧出他在想什么不紧不慢道:“立功德碑呢?”

    “功德碑?”

    宋首辅不知他是何意。

    谢应忱解释道:“在养济院前立功德碑鼓励当地富商捐赠米粮达一定数量者由朝廷将其名字刻在功德碑上千秋万代受人瞻仰。”

    宋首辅的心砰砰直跳。

    若是

    真能刻上功德碑,受朝廷嘉赏,绝对会有不少富商动心。

    迈下了最后一级石阶,宋首辅的表情更加认真,细细地想着谢应忱的提议。

    谢应忱嗓音清润:“如今是夏收时节,富商们送上一些粮食,就能泽被子孙后代,何乐而不为。”

    “夏收后,一直到秋耕,是农闲时季,朝廷提供一些口粮和少许铜板就能召来不少青壮年,朝廷需要付出的也只有一些砖瓦,木材,石块,就能把养济院建起来。不过,依我之见,把馒头之类固定的口粮改为一小袋米面。”

    宋首辅一边听,一边点头。

    寻常朝廷招募干活,一般都是一天给一到两个馒头,馒头放不久,大多当天也就吃完了,而若是换作等价的米面,他们或许会拿回家中存放,这样万一真有地动发生,这些米面说不定能救下一大家子的命。就算地动没来,米面也放不坏。

    大公子连这些都考虑到,不可谓不周详。

    宋首辅思忖道:“大公子,您一会儿若没有别的事……”

    他想说,若是谢应忱没事的话,他们坐下来好好商议一下章程,要是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养济院建起来,确实于目前来说,是一个解决之道。

    话还没说完就被谢?打断了。

    谢?还没有正式上朝的资格,仅仅偶尔会去旁听。今天没有旁观,他找宋首辅就只能在这里等着。

    见宋首辅和谢应忱一起出来,谢?的表情仅略微僵硬了一瞬,又迎上前去笑着和宋首辅打了招呼,彼此见过礼后,他迫不及待道:“宋首辅,我有一事想与你商量。”

    莫非也是为了青州地动?宋首辅的神情和缓,三皇子殿下从前兴许有些不懂事,但人都是会成长的。他温声道:“不知殿下有何事?”

    谢?的眉眼间跳跃着欢喜:“是这样的,我想请夫人帮我去向珂儿提亲。”

    宋首辅的微笑渐渐僵在了嘴角。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皇上许了季家姑娘为三皇子的侍妾。一个侍妾哪里需要三媒六聘,还提亲?荒唐!

    谢?不是不懂,但他答应过季南珂,绝不会让她受委屈的,哪怕名义上是侍妾,谢?也决定要按娶妻的礼制来,这样珂儿就能够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了。

    他拱手,请求道:“还请宋首辅能……”

    “?堂弟,你晚了一步。”谢应忱含笑打断了他,“我已经请了宋首辅和夫人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